农业物联网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推广应用研究
【摘要】:物联网技术是近年来随着电子传感器、智能、网络传输和控制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被称作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三次革命。农业物联网集数据传输、农业信息感知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并依据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以及农产品物流的重大需求,从而形成了典型的产业应用。农业物联网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湿度、温度、光照、pH值、病虫害和作物生长等信息。控制中心的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对控制区域进行远程监控,实时的采集数据,从而精确记录农作物的生长参数,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控制,为农业生产规则的科学分析提供依据。农业物联网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和收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农业物联网的推广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农高区在温室种植、畜牧生产、农产品安全溯源、水产养殖等领域的推广现状,发现农业物联网在农高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应用层面大多还是数据采集应用的扩展。虽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农业物联网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农业物联网技术不成熟、建设成本太高、宣传不到位、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政府重视和主导性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要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在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的发展,首先是要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努力开发现有的传感器技术和传输技术,制定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加强物联网农业应用技术适用性的研究;其次是政府要强化其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认识,优化农业物联网发展环境,完善配套政策、制度和法规,加强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体系建设,建设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增加资本投资。三是加快农业物联网人才培养,建立复合型的物联网推广队伍,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