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氮调控苹果果实碳氮代谢的机制及氮素调控技术研究

王芬  
【摘要】: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生产中,果农为了追求高产和大果,氮(N)肥过量施用的现象较为普遍。过量施N不仅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和环境污染问题,还会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影响经济效益和苹果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因此,研究过量施N导致苹果品质下降的生理机制,对改变苹果园N肥施用现状、减少N肥的投入及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15)N和~(13)C同位素双标记技术,结合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研究了高氮对苹果初生代谢通路、次生代谢通路、碳(C)-N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此外,在苹果生长后期通过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硝酸还原酶(NR)抑制剂(钨酸钠)和外源脱落酸(ABA)处理,探讨了三种N素调控技术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多组学联合技术对高N供应下苹果果实C、N代谢通路及果实品质的研究:与正常施氮(CK)相比,高N(HN)处理下苹果果实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了16.1%和19.0%,导致苹果的内在品质变差。此外,高N提高了苹果果实的全N量,降低了果实全C量和C/N比。~(15)N和~(13)C同位素标记结果表明,高N提高了果实对~(15)N的吸收和征调能力,降低了~(13)C由营养器官向果实的分配。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表明,高N处理下,差异的基因、蛋白和代谢物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途径。多组学联合分析揭示了高N下苹果果实的C-N代谢调控网络:高N抑制了果实中碳水化合物(蔗糖、葡萄糖和海藻糖)和类黄酮(鼠李素-3-O-芸香苷、芦丁和三羟基异黄酮-7-O-半乳糖苷)的积累,更多的碳骨架被用于合成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尤其是低C/N比,如精氨酸)从而转移到N代谢中。本研究获得了高N抑制果实可溶性糖和类黄酮积累的关键基因(MD07G1172700、MD05G1222800、MD16G1227200、MD01G1174400和MD02G1207200)和关键蛋白(PFK、gap N和HK)。2.土施硝化抑制剂DMPP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苹果果实膨大后期,土施DMPP降低了土壤氨氧化细菌(AOB amo A)的丰度,增加了土壤中的NH_4~+-N含量,并降低了土壤中的NO_3~--N含量及其垂直迁移。与对照相比,DMPP降低了~(15)N利用率和损失率,并增加了~(15)N残留率和回收率。~(13)C和~(15)N同位素双标记的结果表明,DMPP促进了~(13)C由营养器官向果实的迁移,降低了果实对~(15)N吸收和征调的能力,并降低了果实和整株的~(15)N积累量。土施DMPP调节了苹果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提高果皮花青苷及果肉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提高了果实品质。综合分析表明,在果实膨大后期,土施1 mg·kg~(-1)DMPP可有效改善因此期高温多雨导致的N素损失及树体吸N过量导致的果实着色不良和内在品质下降等问题。3.叶喷NR抑制剂钨酸钠(Na_2WO_4)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中,叶片喷施0.5-1.0 mmol·L~(-1)钨酸钠可显著抑制幼苗地上部生长,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不显著;当钨酸钠浓度达到1.5 mmol·L~(-1)时可显著抑制根系生长。同一时期各处理叶片NR活性与钨酸钠浓度呈负相关。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硝态氮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时期各处理硝态氮含量与钨酸钠浓度呈正相关。喷施钨酸钠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幼苗各器官的~(15)N吸收量,且钨酸钠浓度越高,抑制幼苗N素吸收的效果越显著。随钨酸钠浓度的提高,地上部~(13)C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T_2处理(1.0 mmol·L~(-1)钨酸钠)时达到最高;幼苗整株~(13)C积累量呈相似的规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钨酸钠可降低果实N含量和全N量,提高果实全C量,果皮花青苷含量、果肉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总黄酮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T_2处理的效果最好。综上,T_2处理(1.0 mmol·L~(-1)钨酸钠)可有效降低N素的还原和积累,提高果实中C的积累,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4.外源ABA对富士苹果C、N分配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苹果发育后期(花后135天),外源ABA处理果实上调了果皮和果肉中ABA合成和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2017年和2018年果皮的ABA含量分别提高了13.0%-43.2%和12.6%-42.0%,果肉的ABA含量分别提高了13.4%-57.7%和12.8%-55.5%。50-100 mg·L~(-1)ABA可显著提高果皮中花青苷合成基因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并提高了果皮花青苷含量。100mg·L~(-1)ABA处理的花青苷含量达到最高水平,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较对照提高28.7%和39.9%。~(13)C和~(15)N同位素标记的结果表明,外源ABA在发育后期协调了苹果果实的C、N营养,降低了果实中~(15)N的积累,提高了果实中~(13)C的积累。100 mg·L~(-1)ABA处理还可提高果肉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提高果实内在品质。综合分析表明,果实涂抹100 mg·L~(-1)ABA可有效改善苹果发育后期因果N过高而引起的着色差的问题,有利于果实中C的积累和品质的提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杨光凯;武媛丽;高燕;张小军;郝燕燕;;外源茉莉酸甲酯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J];果树资源学报;2021年05期
2 李丽杰;马怀宇;吕德国;杜国栋;王超;;辽宁省不同气候区域“寒富”苹果果实品质比较[J];北方园艺;2020年12期
3 周洲;;苹果果实中代谢物分布的重要性[J];中国果业信息;2017年01期
4 高敏;;“华月”苹果果实品质分析[J];中国果业信息;2017年03期
5 王玥双;;苹果果实角质层提取及分析方法[J];中国果业信息;2017年07期
6 王世明;;氮素可以提高苹果果实单果质量[J];中国果业信息;2018年08期
7 郭翠华;唐琳;;绘就苹果果实品质调控网络[J];科学新闻;2018年10期
8 曹鸿玉;高九思;周吉生;;也谈提高苹果果实品质技术措施[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8年11期
9 许凯;;基于图像识别的苹果果实检测技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年10期
10 蒋小兵;杨惠娟;王豪杰;张波;杨亚州;赵政阳;;苹果果实β-半乳糖苷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7年01期
11 万君祥;陈建梅;;提高苹果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J];西北园艺(综合);2017年02期
12 陈剑婷;吴坤胜;周磊磊;宋欢;李沆;曲桂芹;;苹果果实角质层提取及分析方法的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16期
13 郭燕;梁俊;李敏敏;赵政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果实中的有机酸[J];食品科学;2012年02期
14 邓丽莉;生吉萍;;苹果果实糖代谢过程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12年01期
15 智福军;付雅丽;贾彦丽;刘铁铮;吕瑞江;;苹果果实裂果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16 张敏;杨乐;谈向东;万金庆;赵惠忠;钟志友;;热激处理对苹果果实热导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7 聂继云;吕德国;李静;刘凤之;李萍;;苹果果实中类黄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9年09期
18 李英丽,张建光,史聪平;苹果果实日烧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19 邹养军,王永熙;内源激素对苹果果实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笑天;;花期低温影响苹果果实质量的初步研究[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张建军;马希满;杜纪杜;李云济;;果实套袋及喷布果实防锈剂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1年
3 李淼;邱德文;檀根甲;徐大伟;徐丽;;不同硅化物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抑制作用研究[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4 金静;武侠;董向丽;李保华;;苹果果实内生真菌种类的多样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关军锋;李广敏;李滨;崔明刚;;Ca~(2+)对苹果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分泌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刘会超;;‘国光’苹果果实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的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7 关军锋;李广敏;李滨;崔明刚;;Ca~(2+)对苹果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分泌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姚玉新;李明;刘志;翟衡;;苹果果实中细胞质型苹果酸脱氢酶(cyMDH)的克隆与表达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乜兰春;孙建设;;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主要酚类物质含量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陶炼;杨文渊;谢红江;李艳峰;刘霞;;川西高原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果实表皮结构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A];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论文摘要集[C];2017年
11 孙静文;周卫;梁国庆;王秀斌;;钙对苹果果实钙调蛋白含量和Ca~(2+)—ATPase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2 曹珂;张新忠;王忆;吴婷;韩振海;;苹果果实发育期果肉硬度及其相关酶和基因的变化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3 李灿婴;魏美林;段斌;陈延儒;葛永红;;壳聚糖复合磷酸钠对苹果青霉病及活性氧和苯丙烷代谢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4 陈欣怡;李燕;王琦;;枯草芽孢杆菌9407在苹果果实内的定殖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5 孙会兵;李宪利;;果树钙素营养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6 李淼;王倩;徐大伟;田世平;邱德文;檀根甲;;拮抗酵母菌对苹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7 张新华;杨洪强;李富军;;苹果果实超弱发光、乙烯释放和呼吸跃变对1-MCP的响应[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8 王倩;吴之琳;张钰;邱德文;田世平;李淼;檀根甲;;纳米硅对苹果采后青霉病的控制作用研究[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9 董文轩;束怀瑞;陈晓流;李秀菊;丁莉;;藤木一号和皇家嘎拉苹果果实的生长及内源激素特征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0 李淼;邱德文;檀根甲;徐大伟;徐丽;;硅处理对苹果果实炭疽病的抑制作用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芬;高氮调控苹果果实碳氮代谢的机制及氮素调控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21年
2 贾东杰;苹果果实酸度基因挖掘验证及基因组选择模型的建立[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3 张琪静;苹果果实成熟相关NAC转录因子的筛选与功能鉴定[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4 张雯;钾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与6-磷酸海藻糖代谢途径的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5 姚玉新;苹果果实酸度相关基因的筛选、克隆及表达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6 李兴亮;苹果果实发育及成熟进程中乙烯发生的信号转导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7 张凌云;苹果果实韧皮部质外体卸载的证据[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彭福田;氮素对苹果果实发育与产量、品质的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2001年
9 吕静祎;脂氧合酶及其相关基因与柿和苹果果实成熟衰老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党瑞红;MdCIPKs在苹果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机理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11 冯凤娟;苹果果实碳水化合物和酚类物质代谢及MdSPS基因干扰对叶片同化物碳分配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2 杜国荣;猕猴桃、柿和苹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及其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3 潘秋红;果实酸性转化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14 高文胜;有袋栽培体系下苹果果实品质发育及其相关因子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15 乜兰春;苹果果实酚类和挥发性物质含量特征及其与果实品质关系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16 周兰;苹果果实发育中类黄酮含量变化及相关基因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17 苏晶;采后苹果果实机械伤诱导的抗病性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8 魏建梅;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果实质地品质发育及采后调控的生理和分子基础[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9 李敏;乙烯调控早熟苹果果实软化和裂果机理的初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20 岳鹏涛;生长素通过MdARF5诱导苹果(Malus domestica)果实乙烯合成及果实成熟的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武媛丽;MeJA和6-BA对苹果果实糖酸合成与积累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9年
2 张梦媛;MeJA对采后苹果果实品质和乙烯生物合成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D];渤海大学;2019年
3 魏美林;G6PDH调控的活性氧代谢在苯并噻重氮诱导苹果果实抗青霉病中的作用机理[D];渤海大学;2019年
4 李娜;基于机器视觉的自然场景下苹果果实检测相关技术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9年
5 刘悬烁;ABA对苹果果实成熟和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6 曲怡宁;苹果果实贮藏期二氧化碳伤害特性观察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7 陈延儒;采后硝普钠处理对苹果果实品质、莽草酸和苯丙烷代谢途径的影响[D];渤海大学;2019年
8 赵才瑞;‘瑞雪’苹果果实未明病害的原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9 陈建伟;叶面喷施沼液和硒肥对苹果果实及蔗糖酶活性的调控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10 马雷雷;模拟苹果果实发生冻害的特性观察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11 Owiti Albert;[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7年
12 冯玮;苹果采摘机器人苹果果实的快速跟踪识别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13 王宇斐;苹果果实糖代谢对不同施钾水平的响应及与SnRK1的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14 李生娥;采后BTH处理及挑战接种对苹果果实抗青霉病的诱导[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15 邓瑞;套袋对‘瑞阳’‘瑞雪’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16 胡伟;苹果果实变质过程虚拟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7 李超;光照及果实发育期对苹果果实内源褪黑素含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8 陈柏;苹果果实发育期角质膜结构特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9 杨艳青;苹果果实表皮蜡质结构观察与组分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0 张敏;苹果果实抗坏血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定量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瞿剑;跨境果树有害生物怎么治[N];科技日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