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对小菜蛾实验生态毒理学研究
【摘要】:
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是一类生物源药剂,也是目前兽药和农药研制开发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采用室内控制条件的方法,研究了多种因子对Averectin系列化合物对小菜蛾毒力的影响,其中包括温度变化的影响;药剂亚致死剂量下对试虫繁殖力的影响;用生命表法研究了药剂对试虫多方面的影响;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药剂浓度、紫外光照前时间、紫外光照强度和紫外光照时间等生态因子对试虫的毒力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综合分析。
本研究设立了一系列的温度,系统研究了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对小菜蛾的毒力,以明确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的温度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符合正温度系数规律即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Abamectin对小菜蛾幼虫的触杀毒力在16℃~28℃范围内增加了16倍左右,并且在22~28℃范围内增加的幅度较大;Ivemectin在16℃~31℃范围内增加了19倍左右,且在22~25℃范围内增加幅度较大;Emamectin在16℃~31℃范围内增加了10倍左右。胃毒毒力测定结果表明,Abamectin在16℃~28℃范围内增加了30多倍;Ivermectin在16℃~31℃范围内增加了近40倍;Emamectin表现出了极高的胃毒作用,而且Emamectin随温度增加的倍数最多,在16~28℃范围内增加1000多倍。
应用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亚致死剂量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对存活小菜蛾的繁殖力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亚致死剂量处理3龄小菜蛾幼虫后,对当代和F_2代雌虫的平均产卵量和平均产卵天数均有影响。对当代平均产卵量的影响顺序为Ivermectin〉Emamectin〉Abamectin,对当代平均产卵天数的影响顺序为Ivermectin〉Emamectin〉Abamectin。对F_1代小菜蛾平均产卵量影响的顺序为Emamectin〉Abamectin〉Ivermectin,对F_1代小菜蛾平均产卵天数的影响顺序为Emamectin〉Ivermectin〉Abamectin。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亚致死剂量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对当代小菜蛾的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的影响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但三化合物之间差异不显著,化蛹率在45.23~50.12%之间,蛹重在4.25~4.84mg/头之间,羽化率在64.21~67.53%之间。对试虫F_1代蛹重的影响顺序为Abamectin〉Emamectin〉Ivermectin,对F_1代羽化率的影响顺序为Emamectin〉Ivermectin〉Abamectin。
采用生命表法对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亚致死剂量处理小菜蛾后的F_1代进行
二 李慧冬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对小菜蛾室内实验种群主态毒理学的研究
了系统研究,其生命表参数结果为,o:Ah删ectin>Ive皿ectin>i皿ectin,
T:Ivenllectln>Aballlectln>EmaJnectln,r.:Abzllll。ctln>Ivermectln>drialllectln
人:Abnectln>Ivermectln>Enalllectln。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的浓度、紫外光
照前处理时间、紫外光照时间和紫外光照强度对小菜蛾的死亡率影响进行了研究,结
果表明所规定的这四个因子对小菜蛾的死亡率均有显著影响。
|
|
|
|
1 |
何玉仙,杨秀娟,翁启勇,黄建;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1年02期 |
2 |
吴世昌,顾言真;杀灭菊酯对小菜蛾的毒效检测[J];植物保护;1986年03期 |
3 |
周林松;几种杀虫剂防治甘蓝菜小菜蛾试验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年S2期 |
4 |
戴志聪;;OMI-88防治花菜小菜蛾的药效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6年01期 |
5 |
陆晓莉;王依明;张家驯;;几种新农药防治甘蓝小菜蛾试验[J];上海蔬菜;2006年06期 |
6 |
劳赛国;;27%丁醚脲·高氯防治小菜蛾田间试验[J];广西热带农业;2009年05期 |
7 |
李容宇;;防治油菜害虫[J];新农业;1975年09期 |
8 |
柯礼道;方菊莲;;小菜蛾生物学研究——生活习性的观察[J];植物保护学报;1980年03期 |
9 |
徐肇坤,张雄飞;小菜蛾生活习性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1984年04期 |
10 |
何复梅;郑志东;黄秉资;;小菜蛾性信息素田间应用研究[J];昆虫天敌;1988年04期 |
11 |
武美云;;用性信息诱杀小菜蛾[J];现代农业;1989年06期 |
12 |
张原,吴冰玉,陈先雄,李斌;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抗性小菜蛾试验[J];湖北植保;1994年05期 |
13 |
薛榕,朱应,李广宏;AcNPV、PxGV单感染及混合感染对小菜蛾的影响[J];自然杂志;1995年05期 |
14 |
卢元华;Bt_(82612)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效果好[J];北京农业;1995年12期 |
15 |
关雄,黄志鹏,彭建立,陈少伟,邱思鑫;不同种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的药效测定[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6 |
李云寿,罗万春,慕立义,赵善欢;敌敌畏对不同寄主植物上小菜蛾羧酸酯酶活性的体内抑制[J];华东昆虫学报;1997年02期 |
17 |
陈泽坦,金启安;威敌Ⅱ型可湿性粉剂防治蔬菜小菜蛾试验[J];热带农业科学;1997年01期 |
18 |
杜晓芸,杜志斌,李炳成;内蒙古乌盟地区小菜蛾的防治[J];现代农业;2000年05期 |
19 |
刘奎,符悦冠,彭正强,金启安;几种生物农药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J];农药;2001年11期 |
20 |
张志勇,张翠英;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经验[J];河北农业;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