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RNA介导的转基因马铃薯抗病毒研究

李学涛  
【摘要】: 马铃薯是一种广泛分布,具有重要地位的作物,但易受植物病毒的危 害而造成种质退化、减产。基因工程育种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育抗病毒马铃 薯品种的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基因不受生物种类的限制,基因及其产 物已知,便于对基因产物的价值及其安全性进行研究,育种目标具体、准 确、快速、可预见性强。自从1986年Abel等人将TMV外壳蛋白基因导入 烟草,获得世界上第一例抗rI'MV的转基因植株以来,利用病毒本身的基因 来防治植物病毒病害已获得迅速发展。 本研究通过优化适合山东省马铃薯品种的高效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 体系,获得转基因马铃薯,PCR检测结果证明马铃薯基因组含有目的基因 片段;同时对实验室已经获得转基因马铃薯进行转基因马铃薯抗性遗传及 抗性机制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1.马铃薯转基因受体系统的优化 利用山东省马铃薯品利,T、L、203为试材,选择确定以叶片为外植体 进行马铃薯组培,确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0mg/L GA3、6.Omg/L 6-BA)、 分化培养基(6mg/L GA3、4.5mg/L 6-BA)中激素配比及绝对浓度,得到 了较高的诱导率和分化率。T、L、203诱导率分别为83%、87.8%、96.2%, 分化率为23.1%、15.9%、19.2%。 2.农杆菌基因转化体系的优化 确定了三个马铃薯品种T、L、203利用农杆菌基因介导外源基因转 化条件是外植体预培养时间为4天、农杆菌侵染外植体的浓度、时间,及 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时间分别为4.24×10~8细胞/毫升,T、L为12分钟, 203为8分钟,共培养时间为3天,并获得了Kan抗性马铃薯试管苗9个 株系。 3.转基因马铃薯抗性遗传稳定性及抗性机制探索 ELISA检测转基因马铃薯病毒抗性数据显示,温室条件下,3个转基 因马铃薯株系(2M、3M、11M)具有病毒抗性,3个株系(1M、5M、10M) 感病;而田间抗性检测发现,温室表现感病的lM田间感病不明显。 WP=7 SotJthern blot分析证明,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基因组中整合有CP基 因,但杂交带数目不同,1M、2M、3M、5M、lOM、11M分别为l、3、7、2、 l、4;N0thern blot分析表明马铃薯基因组中的CP基因得到了转录,信 号的强弱显示6个株系RNA积累水平不同,2M、3M、11M积水平较低,而 1M、5M、10M的积累水平较高。结合转基因马铃薯抗性,实验结果表明, 转基因马铃薯基因组中外源基因拷贝数、转基因RNA表达量与植株的病毒 抗性存在关系:(1)高拷贝数的转基因马铃薯具有抗性,而低拷贝数的转 基因马铃薯则表现感病;(2)转基因RNA积累量与转基因马铃薯抗病性呈 负相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福宽,张鹤龄,李天然,哈斯阿古拉,郑用琏,刘纪麟;表达PLRV CP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抗病性田间鉴定[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宋东光,于湄,王惠珍,汪训明;人体高必需氨基酸编码蛋白转基因马铃薯的获得及RT-PCR分析[J];生物学杂志;2002年06期
3 陈佳瑜;许洁;葛正龙;;转基因马铃薯中人白介素-12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04期
4 曹晓风,杨美珠,朱玉贤,陈章良;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J];植物学报;1996年05期
5 王岫芳;;马铃薯抗晚疫病和病毒病转基因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马铃薯;2006年02期
6 罗果;黄进;葛正龙;;转基因马铃薯中纯化人白介素-12的生物学活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7 陈佳瑜;许洁;葛正龙;;转基因马铃薯中人白介素-12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8 孙雷心;;转基因田间试验在德国受阻[J];生物技术通报;1993年10期
9 崔晓江,彭学贤,周雪荣,莽克强,宋艳茹,侯林林,李枞,张莉枝;3价转病毒外壳蛋白基因马铃薯的获得[J];科学通报;1994年21期
10 刘晓鹏,赵迎春,黄大恩,李卫东,袁勤生;NaCl胁迫下转入Cu,Zn-SOD基因马铃薯活性氧的代谢及保护酶的变化[J];植物保护;2003年03期
11 陈亚兰,王清,张健;转基因马铃薯PPO、CAT活性变化及同工酶分析[J];中国马铃薯;2005年01期
12 徐进;冯洁;何礼远;彭学贤;孙超;;双价多肽抗生素转基因马铃薯的培育[J];植物保护学报;2007年01期
13 张鹤龄;我国马铃薯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00年01期
14 罗晓丽;杨欣;郭文超;田颖川;付文君;吴家和;;转cry3A基因马铃薯外源蛋白表达和对马铃薯甲虫抗性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5 瞿勇;吴承金;殷红清;李大春;;美国转基因马铃薯田间试验分析[J];中国蔬菜;2011年02期
16 赵福宽,张鹤龄,李天然,哈斯阿古拉,郑用琏,刘纪麟;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马铃薯基因组中的整合与转录表达[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7 宋东光;邓日烈;聂呈荣;张英慧;陈淑珍;仇月明;汪训明;;ELISA检测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中的专一性表达[J];生物技术通报;2010年07期
18 周鹤峰,邵敏,葛正龙;野生天麻DNA导入马铃薯实现遗传转化的研究[J];广西植物;2005年04期
19 黄进;罗果;葛正龙;;人白细胞介素-12的纯化及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20 黄进;罗果;葛正龙;;从转基因马铃薯中纯化的人白细胞介素-12的生物学活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迪求;Zhixin xie;Baofan Fan;Zhixlang Chen;;烟草Ⅱ型过氧化氢酶基因的表达对转基因马铃薯抗病性的增强作用[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吴建祥;程丽琴;周继勇;;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绍东;贾树丹;朱峰;席德慧;林宏辉;;拟南芥水杨酸缺乏突变体病毒抗性现象初步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鹤龄;;我国马铃薯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黄进;;转基因马铃薯表达体系中人白细胞介素-12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鉴定[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武晓亮;艾涛波;张毅;朱常香;郭兴启;;低温对转基因RNA沉默介导病毒抗性的抑制及其分子机理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洪筠;李春阳;杨灵澜;叶萍;程斌;;p16~(CDKN2A)在大鼠白斑病损发生发展中的转录后调控机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曾宪录;陶伟;焦明大;龙鸿;郝水;;核仁基因转录位点及转录后rRNA的剪切[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宋云枝;李鹏;朱常香;迟胜起;温孚江;;马铃薯Y病毒CP基因5’端和3’端反向重复结构介导的抗病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A novel SNP of visfatin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growth traits in chicken[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峰;特异性二价核酶基因构建与抗PLRV转基因马铃薯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徐丽;马铃薯Y病毒复制酶基因介导的病毒抗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晋涛;人源轮状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口服疫苗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4 白庆荣;利用RNA介导的病毒抗性培育双抗病毒转基因植株[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5 庄木;我国几种蔬菜部分CMV分离物2b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6 牛胜鸟;病毒基因介导的抗性机制及抗病毒转基因西瓜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周晓馥;病毒载体诱导转录后基因沉默系统的建立及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rbcS基因功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竺晓平;马铃薯Y病毒CP基因的短片段及其反向重复转基因烟草的RNA介导的抗病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9 刘红梅;马铃薯Y病毒CP基因介导抗性与转基因整合方式的关系及抗性传导[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10 孙成群;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转移载体系统的构建及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涛;RNA介导的转基因马铃薯抗病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2 王芳;人白介素-12转基因马铃薯体系外源基因表达的遗传稳定性和安全性分析[D];遵义医学院;2009年
3 陈丽;CTB-PROIN和CTB-INSB融合基因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和植物中的表达[D];宁夏大学;2005年
4 吴建祥;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D];浙江大学;2002年
5 胡海英;转基因马铃薯表达口蹄疫病毒表面抗原融合蛋白CTB-VP1的分离、纯化与检测[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韦青;3GT基因转化马铃薯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于雪燕;水稻条纹病毒CP、NS3、SP、NSvc4基因介导的病毒抗性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曲静;一个马铃薯X病毒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和株系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9 侯文萃;烟草和水稻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漆梅芳;番茄和辣椒翻译起始因子4E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左;转基因马铃薯抗卷叶病毒[N];科技日报;2000年
2 郑焕斌;福祸未卜 干戈大动[N];科技日报;2004年
3 王彩虹 佘锐萍 刘环;植物转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下)[N];农民日报;2002年
4 Ben Hirschler;艾滋病治疗的革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5 陆志城;人类三成基因受miRNA控制[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罗奕东;轻松录制MD音乐[N];电脑报;2005年
7 赵平;有人欢喜有人愁[N];科技日报;2003年
8 唐之康;FDA批准新疗法用于艾滋病晚期患者[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向杰;是天使,不是魔鬼[N];科技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延宏;从“雀巢”事件看转基因食品[N];科技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