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生姜主要产区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对生姜田杂草群落的构成、除草剂对杂草群落的演变规律、生姜田除草剂单剂及混配制剂的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生姜田杂草发生种类、危害特点及群落构成
采用目测五级分级法,对山东省两个生姜主产区莱芜市及其周边地区和安丘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生姜主产区杂草共16科62种,以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香附子混生为主,其常见杂草有:禾本科杂草以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稗草为主,阔叶杂草以反枝苋、藜、马齿苋、铁苋菜、鸭跖草、鳢肠、苍耳为主,莎草科杂草以香附子为主。
生姜种植方式分为覆膜种植和露地种植。由于覆膜生姜产量高,品质好,价格贵,所以目前农业生产中主要以覆膜生姜为主。覆膜生姜田湿度大、膜底温度高。杂草发生种类多,数量大。
露地种植生姜,杂草发生与地膜覆盖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杂草发生数量低于覆膜生姜。
山东省生姜主要产区杂草差异性不大,主要为马唐、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香附子。
生姜危害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从山东省莱芜、安丘等调查的350块生姜田杂草的发生频率情况看,牛筋草、马唐、香附子、马齿苋、反枝苋,出现频率在80%以上。
2、除草剂对生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选用生姜田常用的除草剂二甲戊乐灵、乙氧氟草醚以及二者混合制剂20%二甲戊·乙氧乳油分别连续使用4年防除生姜田杂草。结果表明,连续使用不同种类除草剂后,均对杂草群落有一定的影响。二甲戊乐灵连续应用后,禾本科杂草明显下降,鳢肠、铁苋菜等阔叶杂草却滋生蔓延;乙氧氟草醚连续四年应用后,阔叶杂草数量迅速下降,野燕麦数量上升明显;混合制剂20%二甲戊·乙氧乳油在连续应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