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工程机械冷却能力单片机控制系统

孟建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冷却系统,它可以解决工程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发动机过热和液压传动系统冷却不足的问题。本文将工程机械原冷却系统分成了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两个独立的系统,由单片机控制系统对它们进行控制。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液力方式驱动冷却风扇,它单独对发动机进行冷却,风扇和水泵转速由电磁比例溢流阀来调节。单片机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冷却液温度调节液力驱动油路中电磁比例阀的溢流量,进而控制风扇和水泵转速。在液压油冷却系统中,冷却风扇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单片机控制系统根据液压油的温度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两个系统中的冷却风扇驱动方式不同,且分别根据不同的冷却要求,独立工作。 本文主要论述了整个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内容主要是包括:整体设计方案的完善,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和抗干扰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与电磁比例溢流阀的合理匹配等。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A/D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和放大电路的设计等几个部分。软件设计采用的是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主要程序模块包括温度循环采样模块、数字滤波模块、水温控制程序模块、油温控制程序模块、D/A转换程序模块,主程序模块和T_0中断程序模块等。软件设计力求简洁,大量运用子程序,使程序具有易扩展、可修改移植的优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主要包括硬件电路的抗干扰设计和软件抗干扰设计。 总之本系统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工程机械发动机过热和液压油冷却不足等问题,而且系统还具有安装灵活、节省燃油、降低噪声、体积小、功率低等优点。将之推广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毅;刘景平;赵瀚军;;高原工程机械冷却系统试验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03期
2 李毅;胡瑞玲;刘景平;;电控液驱风扇冷却系统及其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周洪清;杨小强;赵立强;冀鑫炜;刘安心;;工程机械热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J];矿山机械;2006年08期
4 尹静,刘永进,郭新民,孟建;工程机械发动机和液压系统智能冷却系统[J];山东内燃机;2004年02期
5 孟建,郭新民,傅旭光,刘永进;工程机械发动机及液压系统的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J];山东内燃机;2005年01期
6 ;一般问题[J];工程机械文摘;2002年04期
7 ;一般问题[J];工程机械文摘;1999年04期
8 王俊;工程机械在特殊环境下使用的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2年02期
9 彭伟春;关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散热的几种方案[J];工程机械;2003年12期
10 彭伟春;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散热的几种方案[J];建筑机械;2003年11期
11 ;维修·保养·管理[J];工程机械文摘;2005年04期
12 周馥隆;刘红果;许志春;吕金平;;支招工程机械防暑大作战[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年06期
13 ;其它工程机械[J];工程机械文摘;2005年02期
14 邢帮学;孟宪启;吴子山;;如何让工程机械安全度夏[J];工程机械;2009年10期
15 杨文霞;郭新民;孙运柱;夏尚飞;孙新年;;工程机械冷却系统电液比例溢流阀的选型设计[J];内燃机;2008年01期
16 马彦刚,任杰;关于柴油机冷却水质的讨论[J];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7 王任大;王荣祥;;工程机械动力传动系统的优化配置[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年01期
18 李震;;工程机械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8年11期
19 张华;;工程机械冬季维护保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20 史绍熙;;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发展概况[J];工程机械;197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海风;严骏;郭坚毅;;我国工程机械加速发展的思考和建议[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俊;孙臣兴;韩萍;;工程机械保养间隔期研究[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珑;;关于工程机械管理办法的几点浅见[A];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工程机械分会举办沥青搅拌站洁净煤粉燃烧技术交流会[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萧志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初探[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郭振宇;;关于工程机械在低温环境下的故障预防[A];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马先启;朱经雯;;工程机械融资销售风险与效益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江涛;;做世界最强叉车企业——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9 聂福全;薛占刚;俞泳;许晓琴;;对提高国产工程机械产品外观质量的思考[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陈新轩;韩斌;;关于工程机械计算机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松;车用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基础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任炜;工程机械机群多智能主体系统混杂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徐立;应用超级电容的工程机械混合动力系统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玉玲;机械可靠性维修性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俊卿;汽轮发电机定子的温度模型及其在状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6 邓义斌;基于冷却液温度MAP的天然气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靳慧;工程机械金属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洪涛;工程机械自动变速理论与控制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徐安桃;军用车辆涂层防护性能评价及冷却系统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孙成通;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建;工程机械冷却能力单片机控制系统[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2 杨圣印;全地面起重机冷却系统空气流场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彭东明;接线凹印机擦版辊冷却系统的改进设计[D];四川大学;2002年
4 吴建强;工程机械液力变矩器特性建模与匹配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苏国辉;基于CAN-bus的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应用研究—硬件设计[D];长安大学;2003年
6 刘道寿;工程机械安全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陈和平;贵州开磷集团铁谱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中南大学;2004年
8 金美灵;工程机械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及其软件的设计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9 黄昭鹏;上海霍普机械有限公司工程机械租赁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吴海荣;筑路机械冷却装置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文;工程机械或成引领钢市走出低谷关键[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司宁博;工程机械也是最可爱的[N];中国工业报;2009年
3 谷岳林;市场危机下的小型工程机械商机[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郑国伟;从进出口看工程机械应如何发展[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5 王一民;工程机械开始新一轮“掘金”[N];中国矿业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高扬;工程机械全年出口负增长似成定局[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入世对中国工程机械的影响[N];国际商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孙红梅 通讯员 姜秀权;农用工程机械 农村需求正当时[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孙笑萍;工程机械展铸就新品引领未来[N];国际商报;2009年
10 张超;徐工工程机械智能控制中心通过验收[N];中国建材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