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泰山赤鳞鱼BMP11基因表达规律及分子进化研究

陈红菊  
【摘要】: 泰山赤鳞鱼(Varicorhinus sp.),是泰山的一种珍贵野生鱼种,肉质分析结果显示泰山赤鳞鱼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价值。为保护这一珍贵的野生鱼种,改良其种质资源,增加其产量,本文首先对泰山赤鳞鱼卵胚胎发育进程和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泰山赤鳞鱼卵为沉性卵,稍呈粘性,呈橙黄色或淡黄色,未吸水的卵直径为1.65 mm~1.82 mm,吸水后卵径最大达2.38 mm~2.45 mm。在水温22.5℃~24.5℃的条件下,泰山赤鳞鱼卵历时46 h 5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经过了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孵化期7个主要阶段。初孵仔鱼全长6 mm~6.5 mm,肌节数为46~48,具心跳、血液循环、无色素。 在此基础上克隆了泰山赤鳞鱼BMP11的cDNA序列,并研究了此基因在不同胚胎发育时期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从泰山赤鳞鱼的cDNA中扩增出一条643bp的条带,与斑马鱼的BMP11序列同源性高达92.34%,证明了此基因在不同物种间有高度的保守性。选择了11个不同的胚胎发育时期研究BMP11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BMP11基因在原肠晚期开始表达,虽然表达量并不恒定,但是在整个胚胎发育期都有表达,证明这是一个胚胎发育的重要基因。另外,检测BMP11基因在三个年龄的鱼(1龄,2龄,5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的年龄阶段表达存在差异,但还存在一些共同的规律:在肌肉、鳃、卵巢、脑中表达量均较高;在脾脏、肾脏、肠中都比较低。 为了确定泰山赤鳞鱼的分类地位,并研究泰山赤鳞鱼与本亚科其他鱼类的进化关系,本文克隆了cytb和D-loop全序列。结果表明cytb全序列为1140bp,没有插入和缺失,其中单态位点828个,多态位点312个,占整个序列的27.37%。碱基含量平均为T 27.3%、C 29.1%、A 29.1%、G 14.5%,T+A(56.4%)明显高于G+C(43.6%)。转换明显多于颠换Ts/Tv=4.6。基于cytb序列的聚类结果表明:四种聚类树上都可明显看出泰山赤鳞鱼和多鳞铲颌鱼聚在一起,二者为同种鱼。从聚类树还可看出所研究的鲃亚科鱼类共聚为5大支系,分别属于鲃亚科的五个属:突吻鱼属、光唇鱼属、倒刺鲃属、四须鲃属和金线鲃属。在突吻鱼属内泰山赤鳞鱼和多鳞铲颌鱼先聚在一起,然后和白甲鱼聚类,二者关系很近,远远没有达到亚属的分化水平。厚唇鱼和细身光唇鱼个体之间分别聚类后又聚在一起,明显属于同属鱼类;刺鲃和倒刺鲃也是分别聚类后又聚在一起,同属于倒刺鲃属的不同亚属;金线鲃属两个种聚在一起;宽头四须鲃单独为一类,这与5属鱼类的地理分布大致吻合。泰山赤鳞鱼与鲃亚科其他属的亲缘关系为:泰山赤鳞鱼与光唇鱼属的关系最近,其次是倒刺鲃属,与四须鲃属和金线鲃属的关系都较远。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根据分子钟推断了泰山赤鳞鱼与鲃亚科其他鱼类的分化时间。金线鲃属和泰山赤鳞鱼关系最远(15.2%~16.5%),分化时间大约是三千二百万年前;其次是四须鲃属( 14.2%~15.0 %),分化时间大约在二千九百万年前;与倒刺鲃属的分化( 13.0%~14.6% )大约在二千八百万年前;光唇鱼属和泰山赤鳞鱼关系最近(10.7%~13.8%),分化时间大约在二千四百万年前。 D-loop全序列约1024bp,在序列中有一个微卫星存在,因此个体间多态性主要是微卫星核心序列重复数不同造成的。变异位点11个,占整个序列的1.74%。碱基含量平均为T 32.4%、C 20.8%、A 33.6%、G 13.3%。转换稍高于颠换Ts/Tv=1.5。根据D-loop全序列分析了泰山赤鳞鱼和多鳞铲颌鱼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5%,与泰山赤鳞鱼(0.1%~0.6%)和多鳞铲颌鱼(0%~0.5%)个体之间的距离几乎一样。而与作为外群的鲮鱼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0.3%~20.8%和20.2%~20.5%,也基本上是一样的。从四种聚类图上均可看出,泰山赤鳞鱼和多鳞铲颌鱼聚在一起,两类群之间没有任何分别。 本文还利用5对多态性很好的微卫星引物进行扩增,然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利用软件分析了两个群体的基因频率、哈代-温伯格平衡、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发现泰山赤鳞鱼和多鳞铲颌鱼的多态性很差,都是非常纯合的群体。两个群体遗传距离非常小,为0.0113,而遗传相似性高达0.9887。 因此,无论从核外mtDNA cytb、D-loop全序列分析,还是从核内DNA微卫星标记分析均可看出泰山赤鳞鱼和多鳞铲颌鱼聚在一起,二者没有分别。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靖炎;一种考虑到不同物种同源大分子间的偶合关系的新的今祖法[J];动物学研究;1988年04期
2 何舜平,陈宜瑜;形态和分子进化研究中的同源概念[J];水生生物学报;1999年02期
3 史全良;杨树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张弢;曹家树;;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5 吕宝忠,Masatoshi Nei;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段和T细胞受体可变段的分子进化研究[J];遗传学报;1989年02期
6 ;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家禽重大疫病病原分子进化和诊断及其浓缩疫苗研制》日前在济南通过专家鉴定[J];家禽科学;2007年07期
7 吕志佳;宫璐婵;马忠友;吴萍;王余业;;黑曲霉内切β-木聚糖酶三维结构模建及分子进化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3期
8 郭忠建;朱颖敏;陈克平;;杆状病毒泛素蛋白的序列及分子进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9 宋宏图;李兵;沈卫德;;老挝家蚕线粒体cox3基因序列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初探[J];江苏蚕业;2006年04期
10 刘波;郑小坚;薛仁宇;曹广力;贡成良;;中国野桑蚕mtDNA中Cyt b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年01期
11 谢玉为;薛小平;尹焕才;唐蕊华;苏婧;宋凯;呼延霆;汪桦;杨慧;;Myostatin三维结构模建及分子进化分析[J];动物学研究;2008年05期
12 孟胜利;钱宝峰;章国平;周剑军;吴杰;严家新;徐葛林;;浙江新分离狂犬病病毒街毒株与国内外疫苗株G基因的比较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年09期
13 洪益国,王小凤,王文慧,黄谊,田波,蔡健和;烟草曲叶双生病毒分子进化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94年02期
14 翁文美,高孝舒,庄乃亮,徐美琳,薛中天;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球蛋白A_5 A_4 B_3 cDNA的研究(简报)[J];实验生物学报;1995年04期
15 兰宏,施立明;四种犬科(Canidae)动物线粒体DNA分子进化[J];动物学报;1996年01期
16 崔尚金,李建伟,金红,李海燕,唐秀英,于康震,王秀荣,刘尚高,Y Guan,K F Shortridge,M Deries;中国H3亚型流感病毒生态学与分子进化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2年02期
17 周泽扬,李斌,G.Ravikumar,全国兴,田村俊树;家蚕AFLP分子进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4年02期
18 丁方美;黄原;;基于线粒体ND2基因的中国斑翅蝗科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蝗总科)[J];昆虫学报;2008年01期
19 魏翠;余多慰;;暗纹东方中BAFF基因相关序列的性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20 郭广君;吕素芳;沈志强;管宇;肖跃强;曲光刚;张松林;魏凤;毕研丽;;山东省分离强毒株猪伪狂犬病病毒SA株TK基因结构与进化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新全;;青藏高原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郭宁;沈倍奋;;分子进化在蛋白质工程中的应用[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季星来;李岭;孙之荣;;基于结构的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进化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刘清神;苏艳华;冯定远;大村刚;;中国沙皮犬线粒体多态性和分子进化的初步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周海飞;;高等植物肌动蛋白与分子进化[A];第六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崔尚金;李建伟;孟庆文;金红;唐秀英;于康震;刘尚高;;中国H3亚型流感病毒生态学与分子进化的研究(简报)[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胡广安;曾庆韬;;Patched外显子3在黑腹果蝇种组中的分子进化[A];第六届动物遗传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玉伟;夏咸柱;扈荣良;王立刚;刘丹;邹啸环;黄耕;贺文琦;孙贺庭;;虎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分析与分子进化地位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小动物医学分册)[C];2003年
9 吴晓云;阎萍;梁春年;郭宪;包鹏甲;裴杰;丁学智;褚敏;焦斐;刘建;;牦牛ATP6和Cytb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桂仿;徐莉;;植物种群分子进化中对生境的适应——对荒漠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结果[A];第七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菊;泰山赤鳞鱼BMP11基因表达规律及分子进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夏循礼;植物异黄酮代谢途径分子进化与系统分类学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潘晓玲;乙型脑炎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及基因重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4 帅素容;猪生长激素(pGH)基因核苷酸多样性、分子进化和PCR-RFLP及其遗传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5 杨明挚;云南野生稻抗病基因克隆、结构功能分析及其分子进化研究[D];云南大学;2004年
6 刘滨;鲽形目鱼类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及牙鲆生长激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张焱如;马生长激素(GH)基因序列、分子进化及其多态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8 赵静;细胞代谢网络的结构、功能与进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魏晓新;落叶松属的分子进化与生物地理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4年
10 刘亮伟;木聚糖酶蛋白质序列分析、分子进化和分子模拟[D];江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运涛;EPSPS基因用于芸薹族植物分子进化初探[D];四川大学;2003年
2 夏玉刚;人畜共患戊型肝炎病毒分子进化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徐容;重组Ig结合分子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及选择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4 李钢;中国水生半翅目部分昆虫线粒体Cytb基因的分子进化与系统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向福;红豆杉的18S rRNA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叶海燕;中国斑翅蝗科部分种类线粒体Cytb基因分子进化与系统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叶维萍;中国斑翅蝗科部分种类线粒体12S rRNA基因的分子进化与系统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武丽娜;基于12SrRNA基因的雀形目23种鸟类的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水林;重组家蚕杆状病毒表达鱼类生长激素基因[D];苏州大学;2004年
10 朱绮霞;谷氨酸棒杆菌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野 本报记者 朱文达 梁丽;泰山之宝——泰山赤鳞鱼[N];中国质量报;2010年
2 记者 梁艳 通讯员 牛宏伟 刘永进;泰山赤鳞鱼产业协会成立[N];泰安日报;2011年
3 马敏;泰山赤鳞鱼三大标准护身[N];中国质量报;2011年
4 张华;泰山赤鳞鱼[N];中国特产报;2003年
5 本报驻英国记者 何屹;不问热不热门要看喜不喜欢[N];科技日报;2006年
6 刘霞;噬菌体让生物分子进化增速100倍[N];科技日报;2011年
7 记者 阮莉珠;让SARS病毒无处可遁[N];上海科技报;2007年
8 张帆 王雨宁;在多彩的生活中寻找灵感[N];人民日报;2003年
9 记者 章迪思;寻找中国人自己的“基因手术”方法[N];解放日报;2009年
10 本报驻英国记者  施晓慧;“我没有惊人的故事”[N];人民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