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水条件下小麦不同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小麦抗旱性方面已经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鉴定方法和指标,但目前大多数形态和生理指标都没有明确的抗旱等级划分标准,本试验通过室内模拟干旱和在防雨旱棚池栽控水条件下,分别对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种子萌发期、幼苗期和生长发育中后期形态和各时期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保水力、保护酶活性、旗叶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的变化以及与抗旱性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比较研究,确定了小麦抗旱性早期鉴定有关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通过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进行品种等级划分,划分为抗旱性强、中间型、抗旱性弱三个等级,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小麦有关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抗旱性早期鉴定的定量化标准:
1形态指标:在种子萌发期,胚芽鞘长度、胚根长度和侧胚根数目的抗胁迫系数(胁迫条件/对照)等指标可以用来鉴定小麦品种抗旱性,在PEG6000(-0.975Mpa)胁迫条件下,当胚芽鞘长度、胚根长度和侧胚根数目的抗胁迫系数分别大于0.7、1和0.6的品种为抗旱性强品种;而分别小于0.5、0.8和0.5的品种则为抗旱性较差品种。在幼苗期,渗透胁迫条件下,幼苗的根冠比可以作为抗旱性鉴定指标,大于0.6的品种抗旱性较强,小于0.5的品种抗旱性较差。
2生理生化指标:渗透胁迫条件下,萌发期和幼苗期胚芽鞘和叶片脯氨酸、CAT和SOD相对含量(胁迫/对照)以及幼苗期叶片保水力和相对含水量能较好的鉴定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叶片相对保水力大于60%的为抗旱性强品种;而当小于50%的则为抗旱性较差品种。胚芽鞘和幼苗期叶片脯氨酸相对含量(处理/对照)分别大于2.2和3.5时,可以初步判断为抗旱性较强品种;当分别小于1.5和2.5时则抗旱性较差。从根系活力来判断,当相对根系活力大于0.5时,抗旱性强;小于0.4则为不抗旱品种。
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在种子萌发期、苗期和中后期抗旱性系统地进行比较。首先提出了种子萌发期侧根数目抗胁迫系数(处理/对照)可以反映品种的抗旱性;其次本试验对目前已确定的与小麦抗旱早期鉴定有关的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都进行了抗旱性鉴定标准定量化。本文在对不同小麦品种早期抗旱鉴定指标研究的同时,将其与中后期生长及抗旱性相结合,对不同时期渗透胁迫下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对品种抗旱性鉴定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旱地小麦品种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结合常规育种,建立一套基于小麦早期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小麦抗旱性系统育种程序。
|
|
|
|
1 |
高浦新;玉米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脯氨酸的积累与抗旱性的研究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1997年04期 |
2 |
张明生,谈锋,张启堂;水分胁迫下甘薯的生理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J];杂粮作物;1999年02期 |
3 |
陆爱华,褚孟嫄;水分胁迫后梅杏桃脯氨酸脱落酸的累积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4 |
刘培;蔡焕杰;王健;;土壤水分胁迫下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J];节水灌溉;2010年01期 |
5 |
董永华,史吉平,周慧欣;6-BA对小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年01期 |
6 |
刘琳;郝卫平;白清俊;梅旭荣;闫永銮;;华北冬小麦拔节期水分胁迫-复水补偿效应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1年02期 |
7 |
吕德彬,杨建平,李莲芝,郭秀婵,孙兴义;水分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抗性反应与产量表现的相关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8 |
徐明慧,于晓东,马兴林,关义新,焦仁海;水分胁迫对玉米萌芽期保护酶系活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J];玉米科学;2004年03期 |
9 |
伊德里萨;张展羽;郭相平;魏振宁;;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9年01期 |
10 |
赵亚华
,王彦才;宁夏春小麦抗旱性与脯氨酸累积的关系[J];宁夏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91年01期 |
11 |
杨建昌,张亚洁,张建华,王志琴,朱庆森;水分胁迫下水稻剑叶中多胺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J];作物学报;2004年11期 |
12 |
吴琼峰;林燕芳;;几种屋顶绿化植物抗旱性对比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1期 |
13 |
杨国伟,张秀清,苏东海,王力,张静,孙君社;水分胁迫下几种冷季型草坪草抗旱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14 |
罗俊,张木清,林彦铨,张华,陈如凯;甘蔗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与抗旱性关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11期 |
15 |
刘祖贵,陈金平,段爱旺,孟兆江,张寄阳,刘战东;水分胁迫和气象因子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5年01期 |
16 |
盛钰;赵成义;贾宏涛;;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1期 |
17 |
杨书运;严平;梅雪英;;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抗性物质可溶性糖与脯氨酸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12期 |
18 |
陈诗;和亚君;代兴涛;吴明辉;;水分胁迫对赤桉苗木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和评价[J];山东林业科技;2009年03期 |
19 |
陈义红;阮龙;张玮;高正良;;甘薯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
20 |
刘媛媛;周广柱;;干旱胁迫条件下三种灌木抗旱特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