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在肠梗阻的诊断及确定病因、梗阻部位及梗阻程度的临床价值。
材料及方法
对拟诊肠梗阻的189例病人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采用64层GE light speed VCT机和16层GE Light Speed Pro CT机,增强扫描应用对比剂碘普罗胺(优维显)370mg/mL,注射速率3.5mL/s,剂量80ml,以轴位图像为基础,将薄层容积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后重建处理,获得兴趣区的MPR图像、曲面重组(CPR)图像、滑动薄层块最大密度投影(STS-MIP)图像。分别对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及梗阻程度作出诊断,然后与手术及肠镜活检后的病理结果进行逐一对照。比较两阅片者在单独观察横断位图像和横断位结合多平面图像诊断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两阅片者双盲法阅片的诊断一致性,肠梗阻诊断的信心指数评分,分别评价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灵敏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判断准确率、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
结果
1.两阅片者在单独观察横断位图像和横断位结合多平面图像诊断肠梗阻时,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2%和95.2%,两者间没有统计学差异(χ2=2.14,P=0.1432﹥0.05值),但是不同阅片者的诊断一致性进一步提高(K值分别为0.61、0.72),两种方法间信心指数评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85﹤0.05)。运用横断位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诊断肠梗阻的信心评分明显提高。
2.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4.8%、96.3%、98.4%、88.1%、95.2%;Youden指数=91.1%;阳性似然比=25.6;阴性似然比=0.04。
3.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总的病因诊断符合率为90.7%。肠道本身病变、肠道内病变、肠道外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0%、94.7%、87.2%。
4.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梗阻平面的判断总符合率为82.4%。十二指肠为100%、空肠为76.2%、回肠为68.6%、盲升结肠为90.9%、横结肠为85.7%、降结肠为100%、乙状结肠为91.7%、直肠为100%。如果将病例分为十二指肠组、空回肠组及大肠三组其诊断符合率100%、71.4%、93.3%。三者诊断符合率间有统计学差异(χ2=9.92,P=0.007﹤0.05),十二指肠及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较高。
5.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及完全性肠梗阻中,对肠梗阻是否存在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5%、100%。两者诊断符合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79,P﹤0.05值)。两者间对肠梗阻原因部位的诊断符合率65.8%、92.0%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3.2,P﹤0.05值)。完全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及病因部位的诊断的符合率较高。
6.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对单纯性肠梗阻及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8%、83.9%,对单纯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略高,但两者的诊断符合率间无统计学差异(χ2=3.4592,p=0.0629)。
结论
1.两阅片者在单独观察横断位图片和横断位结合多平面重组图片诊断肠梗阻符合率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利用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增加肠梗阻的诊断信心,并可使不同阅片者间诊断一致性增加,多平面重组技术是肠梗阻诊断的重要补充。
2.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中无论是梗阻病因、梗阻平面及梗阻程度各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肠梗阻病人的首选检查方法。
3.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肠梗阻的定位诊断中,十二指肠及大肠梗阻诊断符合率高,而空回肠梗阻诊断符合率低。
4.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梗阻中对空回肠梗阻及不完全性肠梗阻诊断符合率略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因及部位的诊断符合率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