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值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值在缺血性脑梗死不同临床时期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临床时期DCavg图和FA图的信号特征并进行分型;探讨DTI分型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对79例不同临床时期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DTI检查。
①分别测量不同临床时期患者梗死区与健侧的DCavg值及FA值,并计算其相对值rDCavg值及rFA值;比较同一临床时期梗死区与健侧的DCavg值、FA值,分析不同临床时期间rDCavg值与rFA值的变化趋势。
②采用盲法分析79例患者梗死区DCavg图和FA图的信号特点并进行分型;比较同一分型梗死区与健侧的DCavg值、FA值,分析不同分型间rDCavg值与rFA值的变化趋势。
③探讨DTI分型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结果:
1不同临床时期的表现
1.1梗死区DCavg图信号、DCavg值及rDCavg值的变化
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病例多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低信号,DCavg值为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大部分慢性早期及慢性晚期病例表现为程度不同的高信号,DCavg值为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之间rDCavg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期之间rDCavg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梗死区FA图信号、FA值及rFA值的变化
超急性期信号表现较为复杂,可表现为等信号、不均匀高信号或低信号,本研究中主要以高信号为主,其FA值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6):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早期、慢性晚期病例多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低信号,其FA值为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超急性期与急性期、急性期与亚急性期之间rFA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期之间rFA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DTI分型的表现
79例患者梗死区DCavg图和FA图的信号特点可分为4型。Ⅰ型:梗死区DCavg图呈等或略低信号、DCavg值降低,FA图呈等、略高或高信号、FA值升高;Ⅱ型:梗死区DCavg图呈低信号、DCavg值降低,FA图呈略低信号、FA值略降低;Ⅲ型:梗死区DCavg图呈略高信号、DCavg值略升高,FA图呈低信号、FA值降低:Ⅳ型:梗死区DCavg图呈明显高信号、DCavg值明显升高,FA图呈明显低信号、FA值明显降低。Ⅰ、Ⅱ型之间DCavg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其余各型各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DTI分型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DTI分型与临床分期存在正相关性,DTI分型越高,临床发病时间越长。
结论:
①脑梗死不同临床时期DCavg值、FA值的变化和信号特点有一定规律,据此可能揭示脑梗死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判断所处临床时期。
②DTI分型可更直观、简便地揭示脑梗死病程中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改变、判断所处临床时期,有望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脑梗死的影像学分期方法。
③DTI分型与临床分期存在正相关性,DTI.分型越高,临床发病时间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