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便秘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以期为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山东省中医院200例门诊及住院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Excel表数据库,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对便秘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1.患者比例男:女为1:2.1;年龄最小19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3.5岁。年龄分布以36-55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77例(38.5%)。2.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达30余年,以小于5年组为最多140例(70%)。3.主要临床症状:排便次数减少146例(43%),软便124例(62%),干结坚硬38例(19%),排便费力125例(62.5%),嗳气78例(39%),反酸38(19%),口味异常137例(68.5%),神疲乏力102例(51%),精神抑郁47例(23.5%),急躁易怒38例(19%),胃胀痛146例(73%),腹胀痛118例(59%),纳差85例(42.5%),失眠88例(44%)。4.证候类型以虚秘证最多136例(68%),其次是气秘证43例(21.5%),第三位是热秘证18例(9%),冷秘证有3例,占总频数的1.5%。5.病位的证候要素有6种,211个,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脾83例(41.5%),肝46例(23%),胃39例(19.5%);病性的证候要素9种,328个,其中以气虚最多96例(48%),其次为气滞49例(24.5%),第三位是湿37例(18.5%)。
结论:1.便秘患者女性多于男性。2.证候以虚秘证最多。3.病位的证候要素主要为脾、肝、胃;病性的证候要素主要为气虚、气滞、湿。
|
|
|
|
1 |
陈珍贵,陈泽奇,胡随瑜,张海男,张宏耕;抑郁症肝郁气滞证及肝郁脾虚证证候标准的研究(英文)[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年21期 |
2 |
蒋力生;;确定证候标准的原则和方法[J];江西中医药;1990年05期 |
3 |
胡随瑜,张海男,唐凤英,陈泽奇,张宏耕;抑郁症肝郁气滞证证候标准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12期 |
4 |
张海男,胡随瑜,陈泽奇,张宏耕;抑郁症肝郁痰阻证证候标准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5 |
黄诚;宋炜熙;张宏根;;精神分裂症中医狂证证候标准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
6 |
;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7 |
何韬;宋炜熙;邓婷;张宏耕;;精神分裂症中医癫证证候标准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01期 |
8 |
彭贵军,胡随瑜,张海男,陈泽奇;抑郁症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证证候标准第二轮专家问卷分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9 |
李建生,余学庆,胡金亮,程龙;中医证候标准建立的思路与方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
10 |
蒋力生;;中医“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1年02期 |
11 |
陈美娟;陈自佳;刘岩;尹英敏;王素梅;;德尔菲法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肝肾阴虚证证候标准两轮问卷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04期 |
12 |
刘巧宜;;略论证候规范化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
13 |
刘志刚;黄煌;柴程芝;;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应当回归中医临床本质[J];中医杂志;2011年13期 |
14 |
陈文林;陆坚;李炜;李卓家;吴其恺;;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候量表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15 |
戴霞;郭伟星;;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2011年02期 |
16 |
李先涛;张伯礼;;中医证候规范研究思路和方法概况[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03期 |
17 |
张宏耕;陈裕根;宋炜熙;杨宗亮;唐云;莫祥德;王国强;欧阳国华;王瑞见;丁杰豪;陈胜才;董明树;王小平;王哲;黄若华;;9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医证候构成比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
18 |
唐雪春;陈小燕;;150例支气管扩张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回顾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8期 |
19 |
谢世平;侯明杰;祝应俊;刘学伟;潘万旗;许前磊;陈建设;;艾滋病中医基本证候专家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
20 |
朱蕾蕾;蒋健;;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概况[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