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固胰饮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和肝组织TNF-α、IL-6 mRNA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健脾固胰饮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肝组织TNF-α、IL-6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TNF-α、IL-6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的机制。
材料与方法: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模2型糖尿病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健脾固胰饮灌胃治疗4周,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TNF-α、IL-6、CRP,处死大鼠,取肝组织HE染色,并用逆转录RT-PCR方法测定肝组织TNF-α、IL-6 mRNA表达量。并通过与模型组对比,观察健脾固胰饮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空腹血糖明显下降(P0.01)。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空腹血糖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空腹胰岛素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空腹血胰岛素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空腹血清胆固醇明显升高(P0.01),罗格列酮组空腹血清胆固醇低于模型组、中药1组(P0.01),与中药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空腹血甘油三酯比较,对照组、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1组空腹血甘油三酯高于中药2组(P0.01),中药1组、中药2组与罗格列酮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高密度脂蛋白比较,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罗格列酮组与中药1组比较高密度脂蛋白无显著性差异,中药2组血清HDL高于中药1组(P0.01)及罗格列酮组(P0.05)。6)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低密度脂蛋白(LDL-C)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空腹明显升高(P0.01),中药1组、中药2组略高于罗格列酮组(P0.05),中药1组与中药2组比较无差异(P0.05)。7)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血清TNF-α明显升高(P0.01),中药2组血清TNF-α低于中药1组、模型组(P0.01),中药2组血清TNF-α与罗格列酮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8)血清儿-6,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9)血清CRP中药2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中药1组、罗格列酮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2组低于中药1组(P0.05),中药1组、中药2组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0)肝脏HE染色显示,中药2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管周围炎性浸润较中药1组、罗格列酮组、模型组减轻,中药1组、罗格列酮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细胞基本正常。11)大鼠肝组织TNF-a mRNA表达量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1组、中药2组与罗格列酮组间比较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糖尿病大鼠肝组织IL-6 mRNA表达增加(P0.01),中药1组、中药2组、罗格列酮组较模型组表达降低(P0.01),中药2组较中药1组、罗格列酮组降低更显著(P0.05)。
结论:健脾固胰饮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改善血脂异常,该作用可能与其减少大鼠TNF-a、IL-6在肝组织的基因表达、降低血清TNF-a、IL-6、CRP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
|
|
1 |
庞建华;周亚茹;刘珊;王书畅;宋庆芳;王战建;刘宽芝;;罗格列酮增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表达[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年12期 |
2 |
林媛媛;蒙碧辉;黄松;罗虹;陈洪流;许辉;;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残存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年08期 |
3 |
王玉梅;黎慧清;李贞琼;罗长青;刘建社;;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IL-6、IL-8、TNF-α表达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6期 |
4 |
陈薇;叶山东;王迎新;胡闻;范爱红;陈燕;杨光伟;李秀财;;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和排泄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年09期 |
5 |
姚新明;叶山东;钱燕;陈燕;范爱红;李秀财;杨光伟;;罗格列酮通过抑制肾组织MMP-9过表达而减轻糖尿病大鼠肾损害[J];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19期 |
6 |
刘章锁,牛红心,程根阳,李军辉,宋洁;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保护机制的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年02期 |
7 |
钱燕;李素梅;姚新明;陈燕;范爱红;杨光伟;李秀财;陈柯;叶山东;;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ICAM-1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作用[J];山东医药;2008年09期 |
8 |
周光宇;何冰;李德天;;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15期 |
9 |
黄晓燕;陈积雄;姚辉;;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蛋白的表达及影响[J];重庆医学;2009年03期 |
10 |
王海英;陈宝琴;解英俊;;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22期 |
11 |
杨再刚,张木勋,张建华;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抵抗素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年02期 |
12 |
李秀财;杨光伟;叶山东;范爱红;陈燕;王迎新;;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13 |
杨璐;武革;胡桂芳;;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解耦联蛋白3表达及罗格列酮的干预效应[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20期 |
14 |
王莉;刘素筠;冯燕凌;;罗格列酮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大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
15 |
郑茂;叶山东;陈燕;范爱红;王迎新;钱燕;林杨;何媛媛;李秀财;杨光伟;陈柯;;罗格列酮保护糖尿病大鼠肾损害及其抗炎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6 |
文重远,陈小琳,吴勇,杨静,刘永明,詹春,李庚山;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年03期 |
17 |
胡国芬;王建平;;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年S3期 |
18 |
王晓娟;刘素筠;;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磷酸化IKK和IκBα表达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07年13期 |
19 |
杨俏玲;何兰杰;刘萍;李红兵;秦璟;;罗格列酮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肾病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年05期 |
20 |
祁洁;刘素筠;;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