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改良颈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王华丽  
【摘要】:目的:设计制造一种新型颈椎间融合器,为治疗骨折脱位及失稳等颈椎病变提供一种可靠的固定融合器械及手术操作程序。方法:将适应症范围内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改良颈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植骨融合手术。并对改良颈椎间融合器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观察组28人恢复原工作,对照组12人恢复原工作,未参加原工作的均因神经损伤未能恢复。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取骨区疼痛及神经恢复(按JOA评分)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改良颈椎间融合器采用数限技术,专用数限器械,使手术操作程序化。植入过程中椎体后侧骨皮质行定量切除,阻止椎间融合器向椎管内移动。经过10万次以上疲劳实验,重量大于颈部负重的数倍,完好无损。总体上优于国外的同类产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邓展生,付三清;F-Ⅱ+Cag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15期
2 郑燕平,刘新宇,李惠武,王洪彬,杜伟;PEEK Cage在颈椎外科中的初步应用体会[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1期
3 郭强,郑继红,杜瑞光,史亚民;滑脱矫正固定器与椎间融合器治疗21例腰椎滑脱[J];华北国防医药;2001年02期
4 昌耘冰,徐达传,尹庆水,赵卫东,艾福志,黄文华;三种椎间融合器对腰椎节段即时稳定性影响的三维运动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12期
5 师中奎;章萍;;椎弓根螺钉系统和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年01期
6 郑庆祥,吕卉,卢书峰;椎间融合器与RF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J];江西中医药;2004年07期
7 郝定均,温世明,窦榆生;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3期
8 白克文,邹德威,海涌,马华松,周雪峰,张强,陈志明,鲍磊,王小平;颈椎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年09期
9 邵晓兰;朱霞;;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01期
10 范煜昕;陈思春;;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23例[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年05期
11 张建选;王鹏团;;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年14期
12 王文;吉跃平;曹光华;把小荣;郑志良;;椎弓根钉联合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20期
13 郝定均,温世明,窦榆生;椎间融合器与椎弓根系统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评价[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4期
14 张绍东,吴小涛,唐天驷;腰椎间融合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年07期
15 邓强;张天太;赵军;杨峰;张绍文;李红专;罗晓;;单枚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J];临床骨科杂志;2009年05期
16 陈德玉,贾连顺,袁文,徐建伟,王新伟,王良意,郭永飞;颈椎前路经椎间隙减压Syncage椎体间融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年S1期
17 杨文成;董有海;;腰椎椎间融合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年01期
18 任忠明,金才益,陆金荣,徐阿炳,张玉良,曾忠友,黄志海;RF系统和BAK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年03期
19 田书建,张广泉;应用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15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20 张治国;熊波;章佩;;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志斌;庞清江;张前法;陈良;;颈椎前路钢板加椎间融合器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陆声;丁自海;钟世镇;;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新进展[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黄涛;毛宾尧;庞清江;张前法;郑兴国;;Ⅱ式椎间融合在治疗腰椎滑脱症脊柱重建中的应用[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董健;王波;李熙雷;周晓岗;方涛林;周健;;单枚融合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5 蔡宏歆;范顺武;赵凤东;;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融合评价方法与标准的研究进展[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姜晓幸;费琴明;冯振洲;;旁正中切口微创TLIF手术[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建乔;金才益;曾忠友;韩建福;项俊;;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临床对照研究[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刘少喻;李浩淼;梁春祥;陈柏龄;于滨生;;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的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A];全国骨科临床研究新进展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集[C];2006年
9 陈博来;张琥;杜炎鑫;;USS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5例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詹碧水;蒋雪生;姬亚峰;周新华;;颈椎自锁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金梁;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2 吴德升;颈椎间融合器椎体间有限融合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3 李国;腰椎前路碳纤维加强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和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顾宇彤;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昌耘冰;腰椎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6 郝勇;可降解椎间融合器的动物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7 张绍东;生物活性玻璃涂层后路腰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梁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9 李晓辉;PDLLA Cage重建山羊颈椎节段稳定性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张竞;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基础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丽;改良颈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陈豪;颈椎解剖型自锁椎间融合器的研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彭磊;聚氨基酸/羟基磷灰石椎间融合器植入山羊颈椎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4 杨通宝;两种前段膨胀椎间融合器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不稳症的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方晓辉;腰椎撑开式椎间融合器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刘大勇;增强型β-磷酸三钙(β-TCP)颈椎间融合器在山羊颈椎融合中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殷国超;间盘镜下单枚B-Twin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8 王然;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的疗效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谭超;聚氨基酸/纳米羟基磷灰石椎间融合器植入山羊颈椎的生物力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10 全炳炫;模拟前路L4-5椎间置入两种融合器后左、右扭转弯曲应变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军军 曾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诞生[N];健康报;2006年
2 通讯员 段军军 曾理 记者 冯竞;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国内首创[N];科技日报;2006年
3 曾理;腰椎间微创切口植入伞状融合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李高兰;孟志斌教授:新技术拓出骨科新天地[N];海南日报;2006年
5 冯春梅 黄余红 王继荣;为人间守护坚强[N];人民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靖九江;我国颈椎病诊治中存在五大问题[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刘洪;新探索:手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N];健康报;2008年
8 王继荣;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王岩荣立一等功[N];科技日报;2008年
9 隋峻 赵健;颈椎病致患者经常摔倒[N];青岛日报;2011年
10 赵津;微创腰椎间盘摘除及椎间融合术成功[N];天津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