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癥颗粒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目的:研制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复方制剂“消癥颗粒”,并对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稳定性进行考察研究,为下一步新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消癥颗粒的醇提工艺、水提工艺、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等工艺进行优选。通过考察原辅料配比、吸湿率、成型率等工艺参数,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根据优选的工艺参数,制备了3批中试样品,并进行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建立消癥颗粒醋莪术、制香附、肉桂、桃仁、浙贝母及盐菟丝子等药材薄层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枳壳中的药效成分柚皮苷进行定量分析,制定质量标准,并进行初步稳定性研究。结果:确定消癥颗粒最佳提取、成型工艺,建立了制剂主要药物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消癥颗粒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结论:研究表明,消癥颗粒制备工艺简便安全、稳定可行;定性定量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质量标准稳定、可控,为临床使用提供质量保障,具有广阔的市场远景。
|
|
|
|
1 |
;关于更正“小儿抗惊片”质量标准有关内容的函[J];中国药品标准;2005年05期 |
2 |
仇立干;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质量的检测及其质量标准的拟定[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3 |
陈瑞云
,赵波
,王碧辉;妇炎宁栓的制备和质量标准[J];陕西中医;2002年09期 |
4 |
;障眼明片质量标准[J];中国药品标准;2002年01期 |
5 |
;脑心清片质量标准[J];中国药品标准;2002年01期 |
6 |
王瑞媛,赵秀玲,王俊林;快胃片质量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探讨[J];中国药事;2003年10期 |
7 |
韩斌;金元玉贵丸质量标准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4期 |
8 |
陈治峰;;复方克痫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J];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01期 |
9 |
袁莎,国圜;口服蜂乳的质量标准应改进[J];中国药事;1997年04期 |
10 |
李芳菲,刘贤荣,孙一凡;东汉神露的质量标准实验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7年Z1期 |
11 |
代长富,周春怀,张志华,陆洁娟,康海宏;益血灵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2 |
陆宇惠;杨琳;俞志成;;盘消3号片的质量标准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年06期 |
13 |
李萍;刘惠如;黄涛;;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对中药现代化的意义[J];中国药业;2007年02期 |
14 |
唐本遂;张小燕;;慢肾宁片质量标准的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
15 |
罗晨曲;吕情花;;维U颠茄铝镁片Ⅱ质量标准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J];中医药导报;2007年09期 |
16 |
陈其原;;止痛活络膏的制备和质量标准[J];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03期 |
17 |
王慧;;消痛散结片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15期 |
18 |
邵德佳;宋慧敏;汪云花;熊玥;;兽药生产过程中导致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分析[J];中国兽药杂志;2011年07期 |
19 |
颜康林;中药新药处方工艺和质量标准有关问题探讨[J];基层中药杂志;1997年02期 |
20 |
秦岭,李凤琴;药品应严格按质量标准生产[J];中国药事;199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