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药地榆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王雪  
【摘要】:目的:本课题对地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研究,以期望得到地榆的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为阐释地榆止血等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基础性支撑,也为质量评价研究提供支持。建立地榆薄层鉴别、指纹图谱以及同时测定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提升地榆的质量标准,进一步有效保障其临床疗效。方法:地榆的乙醇提取物分别用正丁醇、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进行萃取,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等多种柱色谱法,结合重结晶法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方法对地榆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参照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碳谱氢谱图,将波谱解析数据与相关参考文献对比,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另外,本文在对地榆化学成分系统分离分析的基础上,以地榆中含有的皂苷类成分和鞣质类成分为质量评价指标,建立了地榆质量评价方法,包括薄层鉴别,特征成分含量测定,特征图谱定性分析等质量评价方法,并且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制定了含量限度作为地榆质量评价参考。结果:地榆乙酸乙酯部位经过一系列的粗分、细分,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地榆皂苷Ⅱ(ZiyuglycosideⅡ)(Ⅰ)、地榆皂苷Ⅰ(ZiyuglycosideⅠ)(Ⅱ)、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Ⅲ)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Ⅳ)。以分离得到的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为对照品,建立地榆饮片的皂苷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其方法重复性良好,简便可行。采用此方法对全国6个产地10批地榆饮片的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建议地榆皂苷I的含量限度为不得少于3.7%,地榆皂苷Ⅱ的含量限度为不得少于0.21%。本文建立的地榆饮片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10批地榆饮片的相似度均大于0.90,有21个共有峰,多数峰可达到较好分离。结论:本课题对地榆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建立了同时测定地榆饮片中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含量的测定方法,可将地榆皂苷作为地榆的质控指标之一,完善了地榆饮片的质量标准。建立了地榆饮片HPLC指纹图谱,10批地榆饮片的相似度均大于0.90,可见10批地榆的质量总体一致,该方法简便可行,可有效地用于控制地榆药材及饮片的质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路静静;赵余庆;;荞麦皮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年22期
2 王辉俊;柯樱;叶冠;;瓜蒌皮注射液中化学成分的UPLC/ESI-QTOF-MS分析[J];上海医药;2017年05期
3 王岩;;钢材化学成分分析中允许偏差的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6年01期
4 云旭龙;蔡广知;贡济宇;;两头尖研究进展[J];现代养生;2017年08期
5 姚荣林;;唇形科的几种中药性状、化学成分、功效异同的研究[J];现代养生;2017年14期
6 胡福良,玄红专,李英华;蜂胶的化学成分和植物来源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2年06期
7 罗素琴 ,刘乐乐 ,刘涛 ,哈斯 ,周炎勋;蒙药姜黄中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2年01期
8 ;美国常用钛合金的化学成分[J];钛工业进展;2001年04期
9 邓治邦;刘群;杨智蕴;王新甫;;野艾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10 胡燕;陈文森;藩文斗;林降泽;贺湘;;荷莲豆化学成分的研究[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11 卫平;宋庆生;;陕西产四种五加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J];西北药学杂志;1987年03期
12 陈耀祖;张惠迪;张所明;甄润德;;苦马豆化学成分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1987年03期
13 张培鸿;严智慧;;陕西省人工培植牛黄的鉴定与主要化学成分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1987年04期
14 何国耀;夏安庆;孟聚成;刘大义;刘永明;谢家声;;党参茎叶化学成分的分析[J];中兽医医药杂志;1987年02期
15 刘吉开;左春旭;;西洋梨枝化学成分的研究[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7年01期
16 肖永庆;毕俊英;刘晓宏;屠呦呦;;地丁化学成分的研究[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7年05期
17 高丕学;;冶炼ZG Cr 26 Ni 5耐热钢的生产经验[J];铸造技术;1987年02期
18 徐任生;秦国伟;朱大元;范芝芸;蒋福祥;张伯熙;王金成;王玉兰;;抗生育植物梔子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Ⅰ.抗早孕成分梔子花乙酸的结构[J];化学学报;1987年03期
19 J.A.Falade;郑贻春;;腰果梨中的维生素C和其它化学成分[J];热带作物译丛;1987年05期
20 Ю.А.Мелънишнов;李光辉;;牛肾结石的化学成分[J];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8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成国;王巍;贾天柱;;狗脊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聚类分析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振凌;张红伟;刘博;;制白附子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3 谷硕;朱鹤;陈小姝;赵楠;王琦;;灰绒泡菌化学成分初探[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田晋;冯文娟;苏亚伦;吉腾飞;;万花木化学成分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钱伏刚;;落花生的化学成分研究[A];全国第四次中医科研方法学暨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研究成果汇报学术研讨会专家讲课和学术论文集[C];2009年
6 王天山;刘冰晶;华淑艳;李天略;陈光英;;海南血桐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田玉红;张祥民;陈志燕;蒋宏霖;王维刚;;不同蒸馏时段的赤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A];广西烟草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牛耀虎;丁永辉;王兰霞;李士博;张艳明;;超微粉碎对当归中基本化学成分溶出的影响[A];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里艳茹;田冶;熊亮;朱梅;石建功;;粗壮润楠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徐方方;张晓琦;刘博;叶文才;;枳椇子的化学成分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云;土贝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
2 谷荣辉;中国乡土树种元宝枫的化学成分及代谢组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
3 单舒筠;药食两用白果种仁和南非叶的化学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8年
4 李世哲;中药“复方夏连胶囊”的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内作用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张广杰;诸葛菜种子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年
6 张永勇;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7 孟大利;中药牛膝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8 马晓丰;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9 郭远强;南蛇藤果实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10 郑群雄;三种菊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梦琪;枣核中化学成分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2 彭赛男;桑葚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3 成胜荣;同源异效桑源药材(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椹)的物质基础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4 娄京荣;花椒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D];济南大学;2019年
5 王雪;中药地榆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田晓雪;玛咖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7 李雅萌;茖葱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8 王亚茹;水线草化学成分及抗COPD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9 陈露;没药化学成分及其含置测定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10 牛思琪;广西产拳卷地钱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梦然;35000粒“灰尘”暴露彗星67P化学成分[N];科技日报;2017年
2 魏新雨;中草药产地常用初加工技术[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记者董映璧;俄研制出新型环保消防材料[N];科技日报;2002年
4 梅松政;以化学成分看中药疗效有局限[N];医药经济报;2017年
5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产业处处长 周立东;人参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N];长白山日报;2012年
6 杨雄飞;化学成分对硅钢热轧讨程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7 裴妙荣;方剂化学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道尔吉;高强度专用管材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制度的选择[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任震宇;万芳 章华等“植物”染发剂含化学成分[N];中国消费者报;2017年
10 特约记者 李新;北欧绿色建材限制化学成分[N];中国化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