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济南地区45-80岁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式,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对济南地区45-80岁的中老年女性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先通过单因素分析,筛掉一些无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516例,对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审核,最终纳入调查问卷506例。根据是否有脆性骨折分为非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组。1.一般资料分析结果: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初潮年龄、妊娠次数、过早停经史(45岁)、体育活动及步行时间组间分析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跌倒及工作类型组间分析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症状资料分析结果:下肢痛、身高变矮、自汗、倦怠乏力、健忘、烦躁易怒、头晕、目干涩、视物模糊、口干、口苦、发脱、耳鸣及四肢冷组间分析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痛、背痛、髋部疼痛、畏寒组间分析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症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髋部疼痛、畏寒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3.饮食资料分析结果:牛奶或酸奶、豆浆、红茶、绿茶、咖啡、剩菜组间分析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骨密度资料分析结果:腰4骨密度及髋部骨密度组间分析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臂骨密度、腰椎总骨密度、腰1骨密度、腰2骨密度、腰3骨密度组间分析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资料中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平均年龄大、三个月内发生跌倒比例高、脑力劳动者占比高;中医症状资料中骨质疏松性骨折组腰痛、背痛、髋部疼痛及畏寒的占比高,同时髋部疼痛可使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提高2.763倍,畏寒可使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提高1.742倍;骨密度资料中T值≤-2(前臂骨密度、腰椎总骨密度、腰1骨密度、腰2骨密度及腰3骨密度):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占比明显增高,-2T值-1(前臂骨密度、腰椎总骨密度、腰1骨密度、腰2骨密度及腰3骨密度):差异不明显,T值≥-1(前臂骨密度、腰椎总骨密度、腰1骨密度、腰2骨密度及腰3骨密度):中老年女性非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占比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