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肠合剂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肠源性内毒素和胃动素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清肠合剂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肠源性内毒素和胃动素的影响。方法:1.临床研究以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1) 治疗组,(2) 对照组,治疗组用清肠合剂通过胃管内注入或灌肠给药。2.实验研究通过大鼠腹腔内注入酵母多糖制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三组:(1) 生理盐水组,(2) 大承气汤组,(3) 清肠合剂组。结果:1.临床研究发现该方具有满意的效果,总有效率达90.91%,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肠源性内毒素、血清胃动素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试验研究发现三组外周血内毒素、胃动素水平,门脉血内毒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剂可能通过促进胃动素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促进内毒素的排泄,从而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内毒素对全身各器官、组织的损伤。
|
|
|
|
1 |
姚咏明;施志国;田惠民;王正国;;内毒素在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0年02期 |
2 |
余叔侃;王心禾;;内毒素与肝脏[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1年10期 |
3 |
周红,梅广源,王沁;中医药拮抗内毒素的研究近况[J];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03期 |
4 |
高利波,高洪;针对内毒素的治疗策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05期 |
5 |
吴中华;牙周炎病菌所含的内毒素有抗癌作用[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8年10期 |
6 |
周康,刘康达,陈梅芳,谢倩,张尤历,商振华,郭为;去除内毒素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一种新型亲和层析膜内毒素清除初步应用)[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7 |
李夏青,韩德五,陈贤明;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程度及肝组织中内毒素的分布[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年04期 |
8 |
赵芳;内毒素活性及用药安全[J];中国药业;1997年12期 |
9 |
何坎,刘怀琼;内毒素对血小板的作用[J];生理科学进展;1991年01期 |
10 |
马利;马敬文;肖光夏;黎鳌;EdwinA、Deitch;;内毒素分子结构与肠源性感染[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1年03期 |
11 |
杨益大;孙永良;何南祥;;内毒素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1年02期 |
12 |
梅贤良,张旭红;内毒素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J];新医学;1992年04期 |
13 |
马利;马敬文;肖光夏;黎鳌;;吞噬细胞参与内毒素所致肠源性感染的发病过程[J];中华创伤杂志;1992年01期 |
14 |
虞喜豪;余庆;;内毒素抗体的保护作用[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89年03期 |
15 |
胡钟浩;内毒素诱发的血清因子引起肿瘤坏死[J];蚌埠医学院学报;1978年S1期 |
16 |
孔宪寿;;内毒素的致病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1982年01期 |
17 |
孙士涵;;9种常用抗菌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J];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03期 |
18 |
王琦;;内毒素对猪只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猪业;2010年07期 |
19 |
赖伟华,罗宇芬,赖穗萍;不同抗菌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年06期 |
20 |
吴晓梁,方强;脓毒症的相关指标——内毒素和前降钙素[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