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胰炎灵颗粒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体内炎性介质影响观察

邢爱红  
【摘要】:目的 探讨胰炎灵颗粒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选择125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动物空白对照组(简称假手术组,n=20);手术模型组(简称手术组,n=25);手术+抑肽酶组(简称抑肽酶组,n=20,用抑肽酶治疗SAP模型大鼠);手术+(大、中、小)三个剂量胰炎灵颗粒剂组(简称大、中、小剂量组,每组n=20,用大、中、小三个剂量胰炎灵颗粒剂治疗SAP模型大鼠)。以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黄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用放免法测定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和白介素-8(TNF-α、IL-6、IL-8);光化学扩增法测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过氧化物(MDA)含量;碘比色法测定血清、尿液胰淀粉酶;比浊法测定血清脂肪酶活性;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法测定内毒素(LPS)等。结果SAP组血清、尿液淀粉酶、血清脂肪酶、LPS、TNF-α、IL-6、IL-8、MDA明显升高;与手术组比较,抑肽酶组、大、中、小剂量组血清、尿液淀粉酶、血清脂肪酶、LPS、TNF-α、IL-6、IL-8、MDA明显降低、SOD活力升高(P0.05)。结论 胰炎灵颗粒剂能从抑制胰酶激活、改善自由基代谢失调、清除血清内毒素和调节细胞因子代谢等多个环节,治疗SAP模型大鼠,促进SAP恢复。实验结果表明胰炎灵颗粒剂疗效显著,对控制SAP病情发展和促进其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秀凤;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1999年12期
2 金筱泰,邵卫中,袁祖荣,雷若庆,王建承,张圣道;25年38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经验[J];肝胆胰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3 廖兴建,夏觉中;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报告[J];四川医学;1999年02期
4 何道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6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 ,张圣道;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7 余枭,李永国,万剑,张树友,陈业煌;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8 曾国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现代治疗进展[J];医学文选;2004年04期
9 权明哲,岳兵,薛吉山,白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37例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4年17期
10 丁锋,付中春;重症急性胰腺炎33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11 唐安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状[J];右江医学;2005年01期
12 白杨;急性胰腺炎的最初处理:最初72小时中的关键性问题[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年01期
13 雷若庆;;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一些关键问题探讨[J];胰腺病学;2006年03期
14 苗艳杰;贾春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15 张卫静;甘伟;;运用护理程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河北医药;2008年12期
16 马慧萍;黄续;;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30期
17 郭昊;;急性胰腺炎的饮食护理[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4期
18 程纪刚;常书海;段保良;李志永;;以抽搐、心跳、呼吸骤停为首发表现的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J];新医学;2010年04期
19 王兴鹏,徐家裕;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3年02期
20 王兴鹏;徐家裕;;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进展及评价[J];临床内科杂志;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鹤;;重症急性胰腺炎联合腹腔测压和血液滤过病人监护[A];第7届全国重症监护专科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傅强;崔乃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器官损害的特征及防治[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杨丽敏;陈兵;;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许永春;冯青青;李春安;幸军;李婷婷;;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A];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费梅香;项惠芳;黄黎娟;龚亚萍;;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的护理[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6 王兰芳;;病例讨论:梦想与现实:一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与护理[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剑荣;刘长文;胡炜;陆俊;;妊娠期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8例临床分析[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董云;;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诊治护理[A];河南省重症监护专科知识培训暨学术交流会、急诊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交流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9 徐一宁;许环应;李财宝;;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10 周虎;幸军;冯青青;李春安;樊拖迎;;高敏C反应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探讨[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锐;长链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维;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害及山茛菪碱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3 路筝;髓样细胞表达激发受体-1(TREM-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和分子治疗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4 王小红;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陈凌云;复合乳酸菌对不同营养途径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6 高振明;水通道蛋白-1(AQP-1)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中药清胰汤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7 曾方银;尿胰蛋白酶原-2和C-反应蛋白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8 周一农;白细胞介素10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表达的影响和低钙血症的相关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9 郑练;益母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形成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10 任双义;Caspase-1相关的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及中药清胰汤的干预[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斌;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及机理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唐丙喜;大黄甘草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庞春;8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4 陆贝;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骨髓干细胞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D];浙江大学;2010年
5 裴建军;CT在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中的价值[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陆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损伤胰腺的组织修复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7 邢爱红;胰炎灵颗粒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体内炎性介质影响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吴宙光;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比较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苏晓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及其配体HMGB1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10 陆婷娜;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作用——Meta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德荣;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有望降低[N];健康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林 实习生 刘梦;科技之光照耀临床[N];江西日报;2010年
3 何进 特约通讯员 高铭华;一批高等级成果惠及军内外患者[N];解放军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郑智敏;临床系统型研究基金中国试水[N];医药经济报;2009年
5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教授 李维勤 黎介寿;多管齐下对付重症胰腺炎[N];健康报;2009年
6 程守勤;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有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梁珂 舒志军;医学模式必将走向多元和整体[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文亭 实习生 胡媛 唐雨洁;筑牢生命安全长堤[N];江西日报;2010年
9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 冯颖;人类对于肠道微生态的认识步入新境界(下)[N];中国食品报;2010年
10 章洁 记者 盛燕芳;彭山:参加“新农合” 4万农民已受惠[N];眉山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