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肾通络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摘要】:
在导师的指导下,本研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根据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提出了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为肾气虚衰,肾中阴阳失调,肾络瘀血的病机说。以补益肾气、燮理阴阳、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拟平肾通络降压颗粒,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对其治疗高血压病肾损害的作用及其机理进行研究,并与卡托普利对照观察。临床观察发现:平肾通络降压颗粒有平稳的降压作用,明显改善高血压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症状,逆转高血压肾损害,纠正脂代谢紊乱,降低血液粘稠度,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动物实验发现:其降低SHR的血压,并有一定的降低心率和镇静作用,其作用有量效关系;此外,能降低血浆ET、升高ON浓度,抑制RAS系统活性,改善性激素平衡的作用,改善高血压引起的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平肾通络降压颗粒有平稳、缓和的降压作用,并能逆转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是通过多个环节、多个靶点而综合实现的,是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方剂。本研究从理论上深化了中医学对高血压病肾损害的病机的认识,为逆转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方药,为丰富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做了有益的尝试。
|
|
|
|
1 |
王国丽,李素婷;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的心肾损害[J];北京医学;2001年05期 |
2 |
李长春,张雪光,汪建国,周柱亮;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肾损害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04期 |
3 |
颜永清,陈小华,陈月影;多项尿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J];职业与健康;2004年01期 |
4 |
张柯,李季;浅谈常用药物的肾损害[J];蛇志;2004年02期 |
5 |
李萍,王伟刚;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肾损害[J];中国社区医师;2004年14期 |
6 |
陈旭,王明斌,夏成云;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在慢性肺心病患者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7 |
谌贻璞;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年03期 |
8 |
柯少春,刘丽萍;1例全身性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伴肾损害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5年09期 |
9 |
秦红波,尹炽标,贾卫东,关玉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肾损害[J];临床荟萃;2005年02期 |
10 |
耿克明;恶性肿瘤致肾损害3例报告[J];实用全科医学;2005年01期 |
11 |
俞雷;;警惕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肾损害[J];中国临床医生;2006年09期 |
12 |
吕伟标;;恙虫病39例肾损害及误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6年10期 |
13 |
牛庆海;张竹溪;;恙虫病并发肾损害15例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6年05期 |
14 |
阿丽努尔;阿迪拉;岳华;;药物引起肾损害浅析[J];新疆医学;2007年05期 |
15 |
谌贻璞;;要十分重视药物肾损害(述评)[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6期 |
16 |
郭桂梅;何威逊;;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肾损害[J];临床儿科杂志;2009年02期 |
17 |
张莉;德学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肾损害1例并文献复习[J];内蒙古中医药;2009年03期 |
18 |
秦玉萍;于洋;董海英;夏志银;;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肾损害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8期 |
19 |
徐航;Guy-Armel Bounda;张海霞;葛卫红;;易引起肾损害的药物[J];中国药业;2011年02期 |
20 |
郭丽群;;减少中草药肾损害的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