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摘要】: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自然形成过程是极为缓慢的,一般是以每百年0.5-2cm土层厚度的速率进行;考虑到与土壤形成过程同时存在的自然侵蚀过程,其增速就更为缓慢。土壤资源一旦由于污染或其他人为干扰而遭到破坏,则将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恢复,因此保护土壤资源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土壤资源的特点,土壤污染的预防在土壤资源保护中应是最重要的部分,那么最能体现预防原则的
制度则是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和大规模城市化的同时,我国有限的土壤资源却面临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影响——受污染土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壤资源的整治、恢复与再利用成为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务须解决的问题。土壤资源保护法的制定,以及反应预防原则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呼之欲出。
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解决目前我国土壤资源问题的一剂良药。虽然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实践总结,还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但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且我国长期以来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所以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都有很多不足之处,并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工作需要。另外在土壤资源的保护方面,我国直到现在也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土壤资源保护法。这样的现状致使在土壤资源保护法与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交集即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专项立法上出现空白点,急需完善。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如美国的《棕色地块法》,日本的《土壤污染对策法》以及俄罗斯在农业用地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出适合我们自己的,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本文主体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部分对该论文的选题理由、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第一章是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述部分。主要从概念、目的和意义三个方面做了阐述;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足。对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不足做了分析。第三章是我国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有待完善的原因。指出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污染防治法尚未专门立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缺少专门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这三点就是造成我国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失的原因;第四章是完善我国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土壤资源的重要性来说明完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性。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分析我国目前的法律基础、土壤环评的科学基础以及客观实际需要指出了我国设立土壤环境评价制度的可行性;第五章,笔者在前五部分的基础之上,首先从土壤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两个方面对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基础进行完善;其次对建立完善我国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完善。
|
|
|
|
1 |
丁启夏;生物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植被调查[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88年03期 |
2 |
王桂玲;;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工程分析[J];环境保护;1991年01期 |
3 |
宋志宏;;环境影响评价中环保工程对策若干问题的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1991年04期 |
4 |
叶耐霜,陈德全;环境影响评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初探[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4年06期 |
5 |
龙赓;化学热力学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判断某些残渣的稳定性[J];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
6 |
王庆兵,马欣华;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引入清洁生产评价[J];山东环境;2000年06期 |
7 |
程胜高,鱼红霞;增强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索[J];环境保护;2002年01期 |
8 |
;韶关年产60万吨木浆工程作出环境影响评价[J];中华纸业;2004年07期 |
9 |
董慧,常蓉;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关系的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S1期 |
10 |
肖思海,陈言武;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4年03期 |
11 |
赵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回顾与发展动态[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年06期 |
12 |
孙艳军,陈新庚,彭晓春,桑艳鸿,覃玲玲;广州地铁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交通环保;2005年02期 |
13 |
李艳,王恩德,沈丽霞;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程序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5年04期 |
14 |
马玉林;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预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青海环境;2005年03期 |
15 |
赵河,窦艳敏;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6 |
周旭红;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J];能源环境保护;2005年05期 |
17 |
颜淼;孙秀敏;史晓菲;;石灰石矿山环评中清洁生产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2期 |
18 |
常玉海;袁志华;夏维;;农业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S1期 |
19 |
韩福良;陈树召;周伟;张继周;;环境影响评价在矿区生态重建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8期 |
20 |
陈智清;刘红星;;引导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