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理论的超越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断完善对历史向世界历史演变过程的分析,形成科学、完整的世界历史理论思想,使得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形成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体系,离不开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革命性批判。梳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要清晰认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世界历史的主体——绝对精神怎样在展开和运动过程中形成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黑格尔在世界历史展开之初就已经预设好了植根于绝对精神之中的结局,认为只有北温带的地理环境才能产生民族精神,同时是绝对精神这一主体的表演场地,从而表明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不可避免的是一种贫困的历史决定论。黑格尔贫困的历史决定论一方面以绝对精神为主体来建构现实的世界历史,造成了世界历史演进过程中的抽象的人,即把人沦为绝对精神的工具,否认了人的现实性和自由。另一方面,它片面夸大了英雄人物的作用,但同时又把英雄人物所要完成历史的使命,由不可抗拒的绝对精神事先拟定,因此无法走出虚幻、贫困的以欧洲为中心的道路,只能在精神的世界历史的范围内停滞不前。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中所包含的历史辩证法和世界历史的整体性思想,批判了黑格尔世界历史中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科学定位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加速或减缓的影响,同时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规律的偶然性作用,把从降格为绝对精神工具的“人”重新提升为世界历史的主体,从而证明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是生成的世界历史,而非预设定格成型的历史,凸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的主体从绝对精神向“现实的人”的实质性转换。既然世界历史的生成与人的发展是一致的,所以从人的需要、本质、自由和历史发展决定力量等因素出发,阐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如何走出了黑格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樊篱,使我们有可能构建一种以实践为特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生成的世界历史观,并且依照全球化的现实发展来确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放性的生命力和价值,指向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现实而继续前进走向人类社会的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在此之处,我们能够进一步回应以波普尔和伯林为代表的学者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历史决定论思想的诘难,坚定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性和时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