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每个学生都希望写一篇优秀的作文,每位老师都努力地教授,希望学生也能写出理想状态的作文。然而,这种理想状态下的写作教学却犹如一块顽石,难以跨越!犹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所以写作教学要想有效,就得回到对写作教学模式的理解与运用上。
的确,课程改革从旧走向新,从破走向立,需要一个过程。只有解决了写作教学模式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次序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对新课程的写作教学也就可以顺利进行了。同时,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模式决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深入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建立适合新课程的写作教学模式,并在运用过程中加以发展。
论文一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写作教学模式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评价方式和价值取向。第一是找出写作教学模式比较研究的理论依据,比如有效教学,语文课程新目标的理念和精神,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同时要评价写作模式是否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首先要注重情感教育。要引导学生情知交融,进行个别化训练,注重个人体验,诱导个人情感,积极反馈。其次要注重审美教育。其主要特征是自由创造性、情感体验性、形象生动性、形式多样性和对话沟通性.第三要注重人格教育。从真、善、美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训练学生在写作中求真、向善、尚美。最后是创新教育。即立足生活体验,寻找创造源泉;借助实践活动,探索创造过程;构建开放平台,发展创造思维。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分析初中写作教学现状。从分析语文试卷中的作文现象入手,找出现在中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写作基础不牢固,审题能力差,立意不深刻,选材不新颖,构思不独特,语言基础差;写作态度不认真,阅读不认真,思考不深入。二是教师没有认真分析教材,没有认真了解学生,写作教学准备不充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重写作模式训练,轻知识积累的形成过程;重写作条块分割,轻知识系统连贯;重常规写作指导,轻大胆个性创新;重写作功利引导,轻人文素养熏陶;重多写多练,轻多改多评;重笼统批语,轻习作分析;重教师讲评,轻学生参与。由于以上的种种问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甚微,教师和学生都对作文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缺乏创新意识和自我意识。
第三部分是对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概述。首先列举三种不同的写作教学模式,“四段九步法”是把传统写作教学“多看多写多改”六字经具体化,进行分段教学。“九步训练”写作教学模式即讲、听、说、记、思、仿、写、改、评。“八步十六字”写作教学模式即初作、议改、阅批、导评、复作、批改、品尝、评优。然后比较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特征即共同性及其差异性,并分析其异同性的成因。
第四部分是实施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首先是情感化策略,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在设置写作方面的话题时,多以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节约粮食,培养和增强环境意识,树立世界意识等题材为主。第二是生活化策略。生活化教学策略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人要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须将所学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要求写作内容从命题,主旨到材料、内容到组织、过程都应该体现生活化。第三是交往化策略。写作教学也应该是一种师生间的交往活动,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
本文在分析作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过程中,展开对初中写作教学模式的比较与研究,运用有效教学,心理学知识等相关理论进行支持和论证。不仅阐述了对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并提出一点新的想法,希望为初中写作教学的发展献出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