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湖泊水质污染研究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然而在当前环境下,水质污染的问题却不容小觑。传统的湖泊水质监测多采用就地取样和送样实验室分析这些方法,费时费力成本高,更重要的是不能够实时监测,不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而高光谱遥感具有宏观、时效性高和成本低这些特点,在水质监测的应用上比常规检测有显著地优点,它既可以满足大范围水质监测的需要,又可以动态跟踪污染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在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这两类湖泊最常面临的污染问题上,遥感监测具有传统水质监测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本人于2011年3月27日,对东昌湖进行了水面光谱测量和同步水质采样,目的是通过分析采集的光谱数据和采样水体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寻找存在这两者之中的相互关系,构建合理可行的反演方程,探索研究东昌湖水质高光谱监测的可行性。
本文对采集来的遥感反射率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一阶微分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反射率数据分别与叶绿素a、浊度、总磷、总氮进行了相关性的分析。经过筛选分析后得出对水体中叶绿素a、浊度、总磷、总氮浓度变化敏感的光谱波段,建立了这些波段上的光谱反射率对东昌湖水体中叶绿素a、浊度、总磷、总氮浓度的反演模型,其中着重对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叶绿素a的浓度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结论如下:
(1)东昌湖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水体浊度、总磷含量、总氮含量等水质参数与水体光谱有较高的相关性,特别是与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的光谱数据相关性较高,可通过建立各水质参数与光谱数据的回归反演模型,实现水体光谱数据与水质参数的同步测量;
(2)利用归一化处理和一阶微分处理后的光谱反射率数据,建立东昌湖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通过分析对比,使用归一化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建立反演模型要较使用一阶微分处理后的光谱数据效果更好。其中基于484nm波长的单波段叶绿素a浓度线性反演模型(Chl-a=-5.0631R484+10.625)和基于697nm与484nm两波段比值的叶绿素a浓度对数反演模型(Chl-a=2.0676LnR697/R484+4.3632)两者的精度较高,可用于东昌湖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的估算;
(3)光谱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利用波长670nm波段进行单波段反演和利用666nm与485nm两波段比值反演得到的东昌湖水体浊度线性反演模型,是估算东昌湖水体浊度的较好模型,模型方程如下:浊度=10.818R670–0.0896浊度=10.408R666/R485+3.0719
(4)归一化处理后光谱数据的723nm波段是反演东昌湖水体总磷含量的良好波段,利用其建立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TP=0.1616R7232–0.1228R723+0.0529可用于东昌湖水体中总磷含量的做算;
(5)使用归一化处理后光谱数据建立的东昌湖水体总氮反演模型精度相较前三者要低,只有使用622nm波段与401nm波段的比值建立的指数反演模型TN=1.4152e0.3826R622/R401可基本满足模型精度需求,可用于对东昌湖水体总氮含量的大概估算。
|
|
|
|
1 |
高宏;苏州某湖水体细菌污染状况及分析[J];上海环境科学;1998年02期 |
2 |
王莉红,汤福隆,张美云;西湖水体中铁铝钙镁的环境行为探讨[J];环境与开发;1998年01期 |
3 |
庞清江;葛慧敏;纪玲;王伟锋;;东平湖水体营养状况主要影响因子研究[J];人民黄河;2008年06期 |
4 |
饶胜;;广州南湖水体治理方案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年08期 |
5 |
葛大兵,吴小玲,周延凯,朱伟林;岳阳南湖水体中叶绿素a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6 |
廖卫兵;熊明辉;黎小军;;仙女湖水体中氮素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
7 |
丁琦;汤利华;谢丹;;校园湖水体黑臭产生机制的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2年03期 |
8 |
成水平;吴娟;尹大强;梁威;张浏;吴东彪;;城市河湖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示范研究[J];建设科技;2012年24期 |
9 |
张汉华;宋选清;刘应杰;;水果湖水体毒物及在水生物中的富集[J];环境科学与技术;1982年02期 |
10 |
谢迎新;邢光熹;熊正琴;孙国庆;;常熟地区河湖水体的氮污染源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
11 |
阎伍玖;魏迎宪;;安庆大湖水体营养状态的模糊评价[J];环境保护科学;1990年04期 |
12 |
陈杰;莫凤鸾;雷志洪;廖波;;深圳市荔枝湖水体修复工艺研究[J];工程建设;2008年04期 |
13 |
金相灿;周莉萍;卢少勇;王伟;程萌;蔡珉敏;焦伟;甘树;;重庆市长寿湖水体磷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S1期 |
14 |
吕唤春,陈英旭,虞左明,王飞儿,方志发;千岛湖水体主要污染物动态变化及其成因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年01期 |
15 |
黄廷林;戴栋超;王震;解岳;钟建红;;漂浮植物修复技术净化城市河湖水体试验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
16 |
胡胜华;高云霓;张世羊;周巧红;徐栋;吴振斌;;武汉月湖水体营养物质的分布与硅藻的生态指示[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
17 |
何德进;邢友华;姜瑞雪;程丽;;东平湖水体中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富营养化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8期 |
18 |
张成艳;成小英;王建军;张路;杜应旸;;傀儡湖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3年03期 |
19 |
杨士建,赵秀兰,周希勤
,李强;骆马湖水体的营养特征及其变化趋势[J];环境导报;2001年04期 |
20 |
刘颖,董祥林,焦小宝,杨宏伟,郭博书,张正斌;内蒙古若干江湖水体中铜的表观络合容量[J];环境化学;199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