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有赖于大量广泛的阅读。但是,现在的教科书中以单篇短章为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也是基于这些单篇短章,加之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阅读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扩展,阅读品质培养也受到影响。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阅读严重冲击着传统纸质阅读,学生在信息量巨大的网络中陷入碎片化阅读的模式中,难以进行系统的阅读,阅读量偏少。因此,作为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良好阅读方式,整本书阅读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许多探索。在这些探索中,整本书阅读具体是如何开展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进一步推进整本书阅读?都值得深入研究。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时候,出现了无从下手、方法欠缺等情况,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三所学校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的案例,分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构建整本书阅读实施的有效策略,为整本书阅读的实施提供一个可借鉴经验。本文主要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绪论部分阐释了选题的缘由,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文献综述、界定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了本研究的具体设计;第一章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结合教育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等相关文献资料,对小学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进行分析,明确整本书阅读的对学生的意义。第二章采用访谈法,以三所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学校的教师为访谈对象,详细介绍了这几所学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概况,对整本书阅读的书目选择、三种课型的教学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第三章主要结合前两章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的分析,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小学的整本书阅读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