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应该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早在十九世纪,马克思就意识到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人类文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近代工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自然环境被人们伤害的程度愈趋加深,导致很多涉及到地球方方面面的生态问题的出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再度被大家重视且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障碍。面对这些问题,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到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寻找答案,试图找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良方,而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也正蕴含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辩证的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将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开辟了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新阶段,这对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普遍与长远的意义。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我们从新的角度处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方向,指引我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科学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实践路径。本文从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中进行资料调研和文本解读,运用文本研读的方法,力求最大程度的系统揭示和解读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学理渊源的梳理,追本溯源,论述了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唯物主义、十八世纪法国机械唯物主义、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第二部分阐发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萌芽、形成、完善三大时期的发展历程,以时间为轴,对马克思的多部关键著作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进行发掘解读,揭示了马克思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第三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借助马克思人与自然相互区别的划分,阐述马克思视阈中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表明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系化核心内涵,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以实践当作根本,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标志在共产主义社会的背景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四部分揭示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当代价值。面对全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与对立。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不仅能够给中国生态文明构建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以及行动方向,而且也为正确理解并科学化解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价值导向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