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tudy on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at District Malakand,Pakista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哈麦德(Hamid Ullah)  
【摘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模型可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评估LUCC变化并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需求等。不同的LUCC模型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为探究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Malakand地区的LUCC变化特征,本文对Malakand地区的LUCC变化开展时空分析,并基于元胞自动机(CA)模型对研究区LUCC进行模拟并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需求。在Malakand地区,从空间、社会经济和土地适宜性等角度确定的驱动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解释力较为显著。首先,本文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其次,本研究基于CA模型,使用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Malakand地区四期LUCC数据对2020年LUCC情况进行了模拟,且结合Kappa系数对2020年LUCC模拟结果与实际LUCC情况进行了精度评价。之后,在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三种不同情景下,模拟了2035年LUCC的区域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CA模型模拟精度较高(Kappa系数为0.80),证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存在高度一致性;(2)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主要是植被向建设用地过渡,地理环境限制了高海拔地区建设用地的扩展,但到2035年,丘陵地区植被向建设用地的过渡将变得更加普遍,该地区在生态环境及土地保育方面将继续承受较大压力。本文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决策者和规划者实施有效的土地管理政策有所帮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彭鹏;梁栋栋;;2000-2015年安徽省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19期
2 郭家乐;左合君;郭建英;李锦荣;杨雅楠;;石嘴山市沿黄两岸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9年04期
3 何媛婷;王石英;袁再健;郑明国;黄斌;梁晨;;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0年02期
4 谢宇剑;沈正平;赵洁;;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徐州市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2年04期
5 解文艳;付永虎;杨殿闯;刘俊青;魏范青;郭赟;赵彬玉;;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与模拟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年05期
6 张应裕;吕凤涛;麦建开;王园园;王彬;;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景观生态风险演化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21年09期
7 董梁蕴;董好刚;牛瑞卿;李程秀;;基于遥感的郑州市近十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华南地质;2021年04期
8 毛鸿欣;贾科利;高曦文;张俊华;;1980—2018年银川平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年20期
9 李玮麒;兰泽英;陈德权;郑至键;;广州市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及其生态风险时空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0年04期
10 陈婷;杨小艳;陈龙高;舒帮荣;;近30年来连云港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11 王功明;于淑会;尚国琲;吕笑飞;王洪宽;;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山区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以河北省易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21期
12 王永琪;马姜明;李宇婷;菅瑞;宋尊荣;;珠西经济带广西段1980—2015年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J];环境生态学;2019年02期
13 杨俊;解鹏;席建超;葛全胜;李雪铭;马占东;;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5年03期
14 昆比克·巴合吐尔汗;居麦尼亚孜·赛迪艾合麦提;满苏尔·沙比提;阿斯耶·奥布力塔力普;;新疆于田县20a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及预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年02期
15 李晓琳;肖颖;邓姜艳;郑毅;;基于空间转移图谱的异龙湖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预测[J];灌溉排水学报;2022年11期
16 贾琦;;河南省巩义市土地利用演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罗春华;陈态祥;;试论土地利用总规修编的抓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2 周连芳;曾巍;;我国土地调查及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3 陈莹;陈兴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暴雨洪水响应研究—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A];福建省第十三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堂;石培基;;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5 姚静韬;孔祥斌;段增强;;基于梯度算法的土地利用情景分析及其应用[A];2016'中国新时期土地资源科学与新常态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16年
6 陈昌琼;;云南当前土地利用中应优先考虑的几个问题[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7 张金兰;欧阳婷萍;朱照宇;吴翼;邱世藩;;1990年以来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A];第四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高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化建设[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年
9 徐羽;钟业喜;徐丽婷;郑林;;1990年以来赣州都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响应[A];2016'中国新时期土地资源科学与新常态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16年
10 吕姗;林爱文;;中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黄石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1 刘军;;湖南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影响动力研究[A];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2 陈健飞;韦素琼;;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3 吴琴;王鹏;董玉祥;;基于土地调查数据的广东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14 刘毅华;叶长盛;;珠江三角洲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趋势的典型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15 刘毅华;陈绮娴;;土地产权视角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解析——以广东南海为例[A];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16 刘雪;刁承泰;黄娟;张景芳;李倩;;直辖以来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17 李仁东;随晓丽;;洞庭湖区近10年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8 董玉祥;叶长盛;;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趋势的典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9 郑友传;;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的关系[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上册)[C];2004年
20 徐丽华;单胜道;朱恺军;;晋中市土地利用战略选择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Ali Kourosh Niy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过程、趋势及其与变化的沿海生态系统的联系[D];厦门大学;2020年
2 陈景;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演变及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李学梅;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胡文敏;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5 丁菡;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与预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陈文惠;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周忠学;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及效应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少华;郑州沿黄旅游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9 张丽琴;城市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人类活动驱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10 王秉义;巢湖流域土地利用演变的生态响应与优化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11 卢德彬;中国PM_(2.5)的时空变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12 王琎;珠江口近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环境生态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8年
13 刘东亚;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动力学方法构建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14 黄晴;城市代谢视角下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15 Sajjad Saeed;林缘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中国东南部杉木林生物量碳动态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16 鞠洪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刻画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8年
17 温礼;高分辨率雷达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遥感监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18 李涛;基于3S技术的洞庭湖地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19 闫喜凤;区域空气质量与水质及其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0 张倩;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哈麦德(Hamid Ullah);[D];山东师范大学;2022年
2 蒋狄微;宁波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邓爱平;不确定条件下的两阶段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
4 宋亚男;基于用地竞争力评价的潜在土地利用冲突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5 解鹏;基于多目标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土地利用演变模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邹欣怡;成渝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交叉敏感性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21年
7 罗艳玫;邛崃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年
8 张根;多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评价[D];广东工业大学;2022年
9 王仁慈;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兰州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
10 赵永超;天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11 刘克玉;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2 顾子平;1990-2018年泰安市市辖区土地利用演变时空格局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21年
13 洪宏达;北京市海淀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及预测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14 周妍;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5 王丽丽;攀枝花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监测及其时空演变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6 王森;基于多情景目标下的土地利用模拟与用地斑块权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2年
17 马尚钰;郑州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预测及其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2年
18 张清华;基于遥感影像的南昌市2000-2017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20年
19 肖成玲;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东南大学;2021年
20 何楠;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湖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孙吉晶;今年度土地利用指标实行放开竞争申报[N];宁波日报;2010年
2 记者 欧林 通讯员 钱伟;我市启动土地利用和管理新蓝图[N];嘉兴日报;2012年
3 记者 夏珺;我国未来15年土地利用目标任务确定[N];人民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赵凡;土地利用,一定要讲科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本报编辑部综合;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N];中国矿业报;2003年
6 记者 杨德坤;舞钢市积极推进土地利用综合改革[N];平顶山日报;2018年
7 记者 孙佳岩;黑龙江土地利用精打细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5年
8 曹开宇;实施土地利用“亩产倍增”计划[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9 记者 余美君;探索推进垦地土地利用一体化助推乡村振兴[N];海南农垦报;2019年
10 李长生 佳妍;黑龙江稳步推进土地利用监管工作[N];中国矿业报;2014年
11 记者 周怀龙 康维海;玉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初步形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2 通讯员 文德生;我市土地利用总规在全省率先通过省评审[N];郴州日报;2009年
13 本报评论员;统筹协调土地利用 保障促进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14 本报记者 朱震晓;土地利用强调“计划经济”管理[N];安阳日报;2007年
15 记者 黄观平;土地利用好坏直接影响年度土地指标[N];东莞日报;2013年
16 中共咸宁市委常委 嘉鱼县委书记 刘海军;转变土地利用思维 助推经济跨越发展[N];湖北日报;2011年
17 见习记者 吴健;数字化改革让土地利用更有“术”[N];湖州日报;2022年
18 记者 侯勇;以高效土地利用 引领高质量发展[N];岳阳日报;2022年
19 本报记者 郑亚丽 刘健 通讯员 柯庆君 方珊瑶;山水之间,土地利用“点状开花”[N];浙江日报;2021年
20 记者 丁时慧;“三会合一”推动土地利用规范管理[N];常德日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