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台战略研究
【摘要】:
台湾问题自产生之日起就处于一种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之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顺应形势的变化不断转换着对台战略与策略,并将之付诸实践。总体来看,从1949年到现在,中国共产党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逐步从革命战争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从“武力解放”向“和平统一”的对台战略转变,尽力寻求着避免两岸人民蒙受损失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
中国共产党对台战略的演进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49年到1955年中期,这一阶段又以朝鲜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朝鲜战争爆发前,台湾问题只是一个即将解放的沿海岛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将之视为人民解放战争的任务之一,理所当然地确定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采取了渡海作战的军事行动。战争结束后,台湾问题掺杂了国际干预的成分。在部分反华势力试图分离台湾、国内国共军事冲突不断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延续了以前的对台战略,再度发动旨在夺取台湾的战争。尽管缘于敌我力量的严重悬殊,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努力没能取得预期效果,但这一系列对台战争还是起到了安定海防、警告国际干涉势力、提高中国国际声誉的作用,为中国大陆提供了较为安定的建设环境。第二个阶段从1955年中期到1978年底。鉴于国际局势的缓和、国内建设的需要、台湾大陆政策的改变以及美台矛盾的深化,中国共产党及时转变观念,实现了向“和平解放台湾”战略的过渡。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以和为主,以战为辅”,对台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遗憾的是,由于反华势力的干涉、国民党当局的顽固以及大陆本身发生的“左倾”错误导致台湾问题两度搁浅在解决的边缘。不过,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放台湾”所做的努力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支持,牵制了国际反华势力干扰两岸统一的力量,为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恢复与开展奠定了和平的基调,也为后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提供了基本的架构。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底到现在。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尊重台湾现实,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对台战略,并在现实操作中不断丰富着其内涵。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渠道与台湾沟通,使海峡两岸一度出现和谈统一的曙光。但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国际干涉势力的增强、台湾政治生态的演变,也由于“和平统一”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技术性失误,台湾问题至今悬而末决。目前,中国共产党仍在继续坚持着这一战略,并适时地将对台策略调整为“文攻武备”,牢
牢掌握着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权。
在对中国共产党对台战略的历史考察中,笔者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确立各阶段对台
战略的必然性及其实施情况,并探析了该阶段战略的未果原因,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见解。
比如,对于“武力解放台湾战略”未果的原因,笔者没有停留在对某次战役失败原因的考
察上,而是以翔实的材料明确了其深层次原因乃是中国综合实力的不足;对于“和平解放
台湾”战略的实施,笔者同“以战为主,以和为辅”的传统观点进行了商榷,以有力的证
据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战略己经转移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上来,对台战争仅是
一种策略运用;对于“和平统一”战略,笔者不仅概括出了这一战略的十大基本内涵,而
且揭示了目前这一战略面;lfo困境的原因,对大陆实施对台战略中的一些策略问题进行了反
思。
在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战略演变的过程后,笔者冷静分析了制约台湾问题解决的重
要因素,预测了其发展前景,探讨了对台对策。就当前来看,台湾问题的发展趋势应该有
三种可能,即两岸维持现状、台湾宣布独立以及双方和谈统一。其中,维持现状是近期最
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据此,中国共产党在制定对台策略时应立足当前,放眼全球,在不改
变既定战略的基础上调整对台工作的策略,使之更加务实,更加灵活,更加有利于和平统
一的实现。在此基础上,笔者得出结论:尽管目前台湾海峡暗流涌动,两岸关系在近期不
会太乐观,但在远期也不会太悲观。无论将来台湾问题如何演变,不管中国共产党最终采
取何种方式,中国的完全统一仅是时间问题,是历史规律使然,也是大陆实力进一步发展
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