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
【摘要】:
教师工作压力即教师职业压力,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取得了大量成果。许多研究表明: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职业,职业上的持久压力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由此不仅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降低,还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有专家前瞻性地指出:“我们要关注教师的心理状态,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的教师,教不出有健康人格的孩子。”因此,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是教师职业特点和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日渐突出。由于升学考试等原因,高中教师可能面临着与其他教师不同的一些压力,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研究高中教师这个群体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对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和对高中教师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多次预测和修订,编制了一个由52个项目组成的“高中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统计检验表明:该量表能有效的区分高中和中专教师群体,体现高中教师工作压力来源的特点。量表的信、效度均符合量表编制要求。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高中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同时对418名高中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从总体来看,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感受偏高,有54.5%的教师感到压力较大或很大,而感到压力较小或没有压力的教师仅占总数的11.5%;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有52.6%的高中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4.7%的教师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2、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国内普通人群。主要表现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及其它等方面的症状。不同群体的教师在症状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城乡教师、重点普通高中教师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3、工作负荷、考试与升学以及来自社会地位、待遇方面的压力是高中教师工作压力来源的主要因素。城乡教师、重点与普通高中教师在压力总体感受及多数因素层面上的差异极其显著。
4、工作压力大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并明显存在线性关系。不同压力因素及具体高压力事件与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皆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但并没有特定对应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是领导与管理、学生、职业发展与
晋升及工作负荷等方面的压力,最不密切的是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其中,领导
与管理、学生两个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一般来说,压力越大,
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程度就可能越高。
本文对以上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依据调查的结果和高中教师工作的实
际,从社会、组织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减缓高中教师工作压力、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有:第一,全社会应当关心教师,高度重视高
中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问题,不仅要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
还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减轻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以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
康;第二,学校管理要为教师“松绑”,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教师创造一个
良好的工作和心理环境;第三,作为教师个人也要正确认识工作压力,学习和运
用适当的应付策略,减轻压力感受,提高自身的心理防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