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任建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建设已经颇有成效,为信息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随着教育资源数量的增加和应用的广泛,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教育资源管理受信息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制约,过多地注重资源的获取与存储,忽视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评价和创新等其它不可或缺的功能。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作为学校实施教育资源管理的软件平台,不能单纯作为教育资源堆积、罗列的数据库,更应支持各种类型教育资源的获取、分类、组织、存储、共享、评价和创新。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关注组织内知识资源的识别、获取、储存、传递、利用和创新。将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教育资源的管理之中,目的在于为教育资源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和支持技术,从而优化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开发过程。 论文第1 章报告了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尝试将管理领域的知识管理与教育资源管理相结合,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重点。 论文第2 章首先介绍了美国的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经验,在对我国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常见类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作为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的平台,是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早期的资源库形式发展至今,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建设模式不断优化,为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创设了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论文第3 章介绍了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知识管理的起源、涵义和功能,详细分析了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内的研究现状。知识管理虽然起源于企业管理,但其理论和技术对于信息化社会的知识活动具有一般适用性。知识管理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组织内知识的获取、传递、共享和创新。人、过程和技术是它的三个要素,现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得以有效实现的保证,推动着从数据管理、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演变历程。 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育资源转化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网状联系的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获取、传递、利用、共享和创新。 论文第4 章首先驳斥了传统信息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导致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观”和“信息观”倾向,主张在知识管理指导下建立起教育资源知识流,形成教育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新机制。 根据知识管理,教育资源知识管理框架由基础平台、知识处理流程、促进机制和知识创新组成。教育资源的知识处理流程是框架的关键环节,在其中应用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莹;;浅谈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高校的知识管理[J];教书育人;2011年21期
2 韩锦标;;高校知识管理的意义及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8期
3 陈启东;;高校后勤集团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4 李月华;;教师知识管理对其教学设计的影响[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5 赵华;杨永坤;;知识管理: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之维[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6 叶晓辉;瞿堃;;Blackboard平台上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创建探析[J];中小学电教;2011年Z2期
7 倪秋萍;;浅论“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J];华章;2011年15期
8 王劲松;;知识管理在高校质量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于雪梅;;知识管理对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意义及作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10 陆灵明;杨凌玲;郑小军;;信息化环境下研究生进行知识管理的平台——NoteExpress[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7期
11 郑文娟;;知识管理与实验实训师资队伍能力的构建[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2 梁其才;;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4期
13 蔡定基;;基于知识管理的学区联盟模式探讨[J];教育导刊;2011年07期
14 邓娟;;应用知识管理提高教务工作效率[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9期
15 李思学;;高校学习型思政课教师刍议[J];教师;2011年23期
16 曹艳;;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学习资源管理模式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4期
17 赵钢;;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才智;2011年20期
18 陈晓晖;汪克夷;宋明元;;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测量[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9 张颖;邓庆富;;显性与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闭环良性循环模型研究[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20 宋茜;;企业档案管理与知识资源管理[J];华章;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方;;学习型社会与图书馆知识管理[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2 阳煜华;;基于知识管理的奥运会组织管理——以“奥运会知识转让”计划为例[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李培平;;知识管理的内涵和模式[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4 张明国;刘晓荣;;我国化工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菲菲;梁英艳;蒋侃;;基于KM的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分析[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众托;;知识管理系统初探[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张喆;张良;;基于ERP的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结构设计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彭宇竹;石海明;;引进知识管理 优化人力资源 构筑医院核心竞争力[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密霞;;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创新[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10 姜莹;;产业集群内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价值分析[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文玉;企业知识与利润的转换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唐建生;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张长涛;知识管理与产品开发人才管理耦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李作学;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分析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蕾;基于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知识管理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6 华斌;知识管理在科技项目立项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阎立;技术惯域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武成;工程设计项目知识管理影响因子实证分析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阎荣舟;企业组织结构变迁中的知识演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何永刚;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知识转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建;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笑磊;IT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王新强;知识管理的五项修炼[D];天津大学;2004年
4 张雄林;基于知识管理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席运江;基于系统观点的企业营销知识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董新平;基于信息化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马丽丽;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框架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周业强;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模式与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杨群;软件研发中知识管理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刘秀丽;知识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知识管理从个人做起[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2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3 ;上海源天 协同知识管理的行家[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霞;开启“法门” 人人受益[N];中国质量报;2009年
5 整理 刘霞;知识管理 重在分享[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张娟;知识管理:把知识变成企业的财富[N];计算机世界;2008年
7 ;知识管理立“家规”[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8 商报记者 毛涛涛;国产软件挑战知识管理难题[N];北京商报;2010年
9 黄宁燕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知识管理不等同于信息管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余姚检验检疫局 杨雯;学习型机关建设要注重知识管理[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