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语言学研究
【摘要】:宋元明时期,语言研究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晚明实学思潮的兴起,引起了人们对语言研究的兴趣,出现了一批敢于创新的语言学家,方以智(1611~1671)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为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学者,以智在语言学、哲学、文学、天文学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其语言学成就集中体现在《通雅》一书中。近几年来,研究《通雅》的文章有增多的趋势,但其中所包含的语言学思想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方以智的生平、作品及《通雅》的性质。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从音韵、文字、训诂、词汇、校勘五个方面来研究方以智的语言学成就。在音韵学方面,方氏继承并发展了陈第的语音变化的时地理论,认识到语言的渐变性,并对汉语语音的发展进行了分期,在古声母问题上,已明确认识到古轻重唇互通、舌头舌上为一种之声:在文字学方面,方氏从宏观上把握汉字的流变趋势,对《说文》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对古今字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字学主张;在训诂学方面,方氏从理论上对音义关系作了阐述,将“因声求义”这一训诂方法推进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词汇学方面,方氏重视方言俗语词的研究,第一次给謰语下了定义,并找到了研究謰语的正确方法;在校勘学方面,方氏利用多种校勘方法,校正了许多文字讹误。第三部分为结语,总评方以智的语言学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总之,方以智在语言学方面成就卓著,其学原绍汉唐,近承宋元明,后又为清代小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全面考察方以智的语言学思想对中国语言学史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