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相干光散斑的计算模拟与实验研究

李大伟  
【摘要】:散斑场的研究与探测多年来在散斑干涉计量术等多个领域中一直备受关注,由于散斑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包含了物体的位移和形变信息,因此可借助于散斑场的研究和探测进而获取物体的位移和形变信息。众所周知,散斑杨氏干涉条纹是干涉计量学的基础,目前杨氏干涉条纹图样已构成了许多前沿领域的基础,因此散斑杨氏干涉条纹图样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散斑的性质是由散射体和散射后光波所经过的光学系统共同决定的。其中散射体所引起的光波初始随机相位起伏的剧烈程度对散斑场的概率分布等某些基本统计特性有重要影响,而光波散射后所经过的光学系统也是影响散斑场的相关和概率分布等统计特性的重要因素。然而像面散斑的理论研究目前尚未十分完善。近来研究表明利用散斑场同样可以提取随机表面的统计特性。经随机表面产生的散斑场与随机表面统计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通过研究散斑场的特性来提取随机表面的参量。并且散斑方法以其无接触,无损伤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已成为探测或提取随机表面信息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此外在散斑场的实验测量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散斑场的测量精度总是受到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散斑场探测的精度,我们必须克服目前探测器的分辨极限的影响。为此围绕相干散斑场的特性、探测和应用本文先后开展了一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一章首先对随机表面的标定方法以及统计特性进行了描述,对比了不同特征参量的随机表面的差异。此外通过对散斑干涉计量术基本原理的分析,得到了散斑杨氏干涉条纹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最后剖析了散斑场探测器CCD 的基本工作原理,得到散斑图测量精度的最终限制来自于探测器本身的分辨极限的这一结论。 第二章对随机表面产生的像面散斑进行了模拟和计算,讨论了像面散斑对比度与随机表面参量以及成像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模拟获得随机表面并通过4f 系统产生了像面散斑,并计算了散斑的对比度,结果发现像面散斑对比度与成像系统参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以谟,谢功伟;利用四反射镜环形反馈系统消除乘积干扰[J];光学学报;1984年11期
2 梁成仁;张翔;;图像增强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广场;2006年04期
3 王丽萍;许锐;黄顺刚;马征;;添加液晶对PDLC膜电-光性能参数的影响[J];液晶与显示;2010年04期
4 李伽;;强度相关场对比度测量准均匀介质散射势强度的理论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7期
5 ;业界动态[J];世界发明;2005年04期
6 邵文轶;周蓓蓓;王刚;;共焦成像算法中时延不确定对成像结果的影响[J];微波学报;2009年01期
7 史玲娜;黄尚廉;孙吉勇;张智海;张洁;韦玮;;光栅光调制器的表面弯曲度分析及实验[J];光学学报;2009年04期
8 郑驰超;彭虎;;基于编码发射与自适应波束形成的超声成像[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4期
9 李文萃;郑致刚;刘永刚;宋静;宣丽;;高对比度低压驱动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7期
10 仵杰;孙永;解茜草;马欢波;桂彩云;白彦;李博博;;感应测井中的NMM法及其在咸水泥浆井中应用[J];国外测井技术;2011年01期
11 张静娟;羊国光;;非相干光照明位移散斑图提高检测的信噪比[J];应用激光;1987年05期
12 高文琦;实现对比度倒转的两种实验方法[J];大学物理;1983年04期
13 郑小兵,魏庆农,夏宇兴;大统计斜率随机表面光散射的Monte Carlo数值模拟[J];光电子.激光;1998年03期
14 何宜军;非线性随机表面Kirchhoff散射模式[J];海洋科学集刊;1999年00期
15 余承璋;杨氏等间隔平行直条纹形成的制约因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16 邹立君;浅谈电视机对比度、亮度、水平清晰度、色饱和度的调整[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6期
17 ;光学相关论题 视觉光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年06期
18 曹鸿生,乐宏良;激光散斑法中的全场杨氏条纹[J];应用力学学报;1985年03期
19 杨俭华,刘易成;人体非眼视觉光对比度传递特性的研究[J];自然杂志;1981年12期
20 王沛霖,许丽章,孙力;对比度分析及其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明;;随机表面粗糙度对微气体轴承性能的影响[A];The 5th 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祎;;LED发光管颜色对显示屏对比度的影响[A];2010全国LED显示应用技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李光鑫;吴伟平;;基于亮度-对比度传递技术的彩色图像融合算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朱双倩;王勤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不同对比度视力的影响[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林潇;;屈光参差性弱视经治疗后用不同对比度测得的视力情况[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时粉周;王珏;徐瑞俊;鲁毅钧;;对不同对比度动态目标视觉识别效能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王伟国;陈涛;张同双;冯晓勇;;电视成像系统作用距离分析[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郝亚茹;陈宇;汪洋;;视角对LED显示屏对比度的影响[A];2008全国LED显示应用技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8年
9 高超;孙立潭;徐英勇;吴强;;利用数字CCD摄像头测量能见度实验及结论[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蔡伟建;刘西琳;;莫尔条纹技术测量相位物体时其Talbot像面光场分布的确定[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霞;基于波矢量变化的随机表面光散射理论和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斌;激光散斑场相位奇异理论及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3 康岩辉;阿伏伽德罗常数测量中硅球直径测量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刘曼;高斯相关随机表面光散射散斑场的相位奇异[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家文;生物结构色机理及仿生构色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常宏;激光显示中散斑抑制和主观散斑跟踪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赵忠义;温度对材料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影响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张宁玉;随机表面及其散射光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新家;彩色显像管用蓝色荧光粉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宋洪胜;基于复振幅实验测量的散斑场特性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伟;相干光散斑的计算模拟与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孔德见;基于散射轮廓傅立叶变换各向异性随机表面参量的反演[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洪胜;强散射体像面散斑对比度及超快激光脉冲的近场和远场散射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小艺;菲涅耳极深区散斑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芝伟;从相干光到非相干光散斑特性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井绪峰;Sinc相关随机表面光散射特性及其标定的计算模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吕益忠;硬X射线位相衬度成像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8 李永强;ZnO光学薄膜随机表面的形貌分析与光散射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晓虹;基于人眼视觉特征的彩色逆半调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郭连俊;液晶电视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及优化[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维政;对比度并不是越高越好[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2 吴挺;5000∶1成为对比度分水岭[N];计算机世界;2007年
3 霍光;对比度指标再度飙升[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4 成都 虎永存;液晶电视对比度的迷雾应该扫清[N];电子报;2007年
5 黄维政;数字电视知识问答(六)[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6 Rubby;2008年LCD“热”在哪里[N];电脑报;2008年
7 沈阳 穆国文;IBM显示器对比度失控的维修[N];电子报;2008年
8 笑小 本报记者 风痕;LG L1750T开创数字“高清”桌面时代[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吴挺;控制动态色彩显示[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蔡韦羽 DigiTimes;夏普发布对比度最高的手机用面板[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