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美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

童晓娟  
【摘要】: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和美育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关于美育、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把二者视为整体,探索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极为欠缺。本文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理论,在渗透美育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这个问题上,作了一番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阐述了本课题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分析了我国美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现状,并对美育、渗透进行了概念界定。 第二章详尽阐述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作为高中的一门必修学科,信息技术课因为实践性较强,常被当作纯粹的技术课,而忽视了其中的人文精神和美的因素,这既影响了教学质量,又阻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更无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由此提出了若要改善现状,必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观点,然后根据美育和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指出将美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第三章对渗透美育的信息技术教学有何特点、渗透美育对信息技术教师有何要求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等问题进行了一番理论上的探讨。与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学相比较,渗透美育的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1)形象性(2)愉悦性(3)情感性(4)创造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以美的法则来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和谐美、教学内容整合美、教学过程变化美、教学策略科学美以及反馈过程互动美等。 第四章是在前面理论架构上进行的教学实践研究。先展示了两个具体的渗透美育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并分别进行了分析与反思,而后又从整体上对一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性反思,指出了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期望能对当前苦苦探求教学理论与实践工作的一线教师有些许启示。 第五章是对本课题研究结果的简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仅使得信息技术的内蕴得到了极大的拓宽和发掘,就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也多姿多彩、活泼新鲜,同时还有助于学校美育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美育现状的有效途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聂耕;美育辅德 美育启智——浅议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J];山东教育;1995年04期
2 李小乐;;浅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改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6期
3 王明吉;;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06期
4 杨发清;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刘宝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5期
6 叶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J];考试周刊;2009年28期
7 葛国玲;;浅谈范例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6期
8 孔丽亚;;关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9 周敏生;学校,美育的摇篮[J];江西教育;1987年02期
10 曾怀光;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美育[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1 张军华;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J];怀化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12 麻正新;把美育引进语文课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13 王颖,马万树;美育与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01年04期
14 段茂南,杨留兵,段晓静;百年中国美育的回顾与前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5 荆素凤;论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年S1期
16 李玉良;让“春”驻足课堂——《春》课后反思[J];甘肃教育;2005年11期
17 张家;;美育的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18 苏德祥;;广开美育之窗 塑造一代新人[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1期
19 杨梅;;三“心”二“艺” VS 三“心”二“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解决之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Z1期
20 张炳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芳;顾红年;;浅谈地理新教材中的美育[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史许福;;重新界定美育的必要性及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诗汉;张文信;黄阳;;在工程图学中开展美育[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范芳;;寓美育于图书馆工作中[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仇金林;;美育与中学历史教学[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6 刘爱荣;;寓美育于各科教学之中[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7 孙惠;;浅析“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8 吕兰;;美育是提高党员道德水准的途径之一[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五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杨志军;;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兆吉;张粹然;;美育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琳;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崇乐;体育审美教育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银雅;陈之佛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铁安;基于笛卡儿数学思想的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金真迪;解放后韩·朝·中国朝鲜族文学教育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裴;隋、唐、五代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晓娟;美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文;高中综合课程的相关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敏;农村高中开展选项体育课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肖明清;高中语文课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轶;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上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玉珂;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D];西南大学;2006年
7 王美婷;高中环境伦理教育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红军;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桂侠;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高中地图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聂应才;对高中物理新课程中渗透物理前沿教育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谈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N];九江日报;2010年
2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彭绍东;信息技术教学原则的九点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刘娜;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魅力效应”[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4 记者 张黎黎;藏大建设国家级“计算机及藏文信息技术教学团队”获准立项[N];西藏日报;2009年
5 马文青;精讲授细操作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N];通辽日报;2009年
6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沟中学 翟涛;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7 赵廷文;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N];黔西南日报;2009年
8 何雁 熊元义;重视悲剧的美育作用[N];光明日报;2009年
9 山东省阳信镇中学 宋淑英;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10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 郭长虹;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