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弘扬武术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

鲍振艳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设武术教学内容的学校很少,学生了解中国武术的主要途径是影视剧和武侠小说,这说明武术教学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认识到武术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其蕴藏的民族精神。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探讨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和德育功能,以及其在武术教学中如何培育和发扬,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华武术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时代,随着中国悠久的历史的不断演变、发展,其中又受伦理学、宗教学、中医学、哲学、军事学、教育、美育等学科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门类众多的武术文化,并与其他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武术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顺利传承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模式,使人们在身体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淀的最优秀、最积极的观念文化,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具有鼓励、教育和团结本民族人民奋发图强的力量。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完全根植于中华文明土壤,并已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之下的一个完备文化形态的武术,必然包含中华民族精神的底蕴,并以之做主干和方向来构筑自己的理论基础。 中学生正处于向成人的过渡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构建起理解民族精神的过程。而武术教学由于易教、易学、易会等特点,恰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武术教育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之一,时代呼唤武术教育不断深入发展,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同时它也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必须从以下多方面入手:利用武术名家和历史题材进行武术文化教育,加强武术的宣传工作;摒弃陈腐落后的观念;改革武术课的教学理念,使之符合时代要求;武术教学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加强武术教材内容的改革,充实武术文化内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黄凯凤;;小学武术教育中的民族精神培育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7年11期
2 颜辉萍;颜洪波;;武术教育:实现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J];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11期
3 赵军;;论高校武术文化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李守培;郭玉成;;素质教育战略主题下的武术教育定位与价值[J];搏击(武术科学);2012年01期
5 蔡仲林;施鲜丽;葛耀;;论高校武术文化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孙成岩;;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思考[J];时代报告;2018年11期
7 王国志;;武术教育助推“中国梦”的实现[J];搏击(武术科学);2013年09期
8 李永刚;;武术教育的德艺并完与和谐求善[J];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12期
9 黄友德;;我国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与演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年06期
10 苏绍会;花家涛;;当代我国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的困惑与对策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5期
11 何强;李朝旭;王聚龙;高伟;代流通;;广州市中小学校武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5年10期
12 宋强;;文化同质化背景下辽宁高校武术教育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3 孟大伟;;中学武术课面临尴尬境地的原因分析与重新构建[J];魅力中国;2009年13期
14 夏建强;;武术隐性知识的培养与传承[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15 张峰;闫民;;学校武术教育的自觉与反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6 王杰青;;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刍议[J];中华武术(研究);2018年12期
17 王宾;;论武术文化内涵及发展[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4年04期
18 邱丕相;戴国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9 王蕾;;高校武术教育与大学生素质修养[J];中华武术(研究);201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龙;;挑战与机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哲学反思[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次春雷;任哲;;武术教育文化传承初探[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3 宋辉;;浅析中小学武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A];《同行》2015年9月(上)[C];2015年
4 郭玉成;;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杨建英;;立足于精神、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改革——以影视界的成功为参照[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郭建宁;;民族精神与文化自觉[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奕霈;;弘扬民族精神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C];2017年
8 邢文涛;马二浩;;武术教育的双翼论析[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2015年
9 付建民;;健康、传承、弘扬——从多元、文化层面构建大学体育武术教育教学模式[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10 刘静;;武术教育与08年奥运会人文精神的融合与传播[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宿继光;学校武术教育的当代困境与出路[D];山西大学;2016年
2 胡平清;武术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功能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刘彩平;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价值刍论[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4 张瑞芳;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蔡旭群;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胡孝红;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文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武术教育与学校武术[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10 马欣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经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振艳;弘扬武术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崔琳;少儿武术传承的理念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次春雷;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向玮;以武术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5 颜辉萍;文化复兴视野下武术教育的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郑玉峰;“尚武精神”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7 林森;我国高校武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宋丽丽;宿迁市小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赵换娟;江南武术教育史论[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10 岳志荣;武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永久 徐亚清;在新的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人民日报;2003年
2 记者 彭道明;武术教育可用地方特色教材[N];广州日报;2004年
3 王岗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教育应注重人文之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苏原平;武术教育现代化的探索者[N];湖南日报;2010年
5 李德善;弘扬民族精神 建设气象文化[N];中国气象报;2002年
6 田红云;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N];贵州政协报;2003年
7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街道第三中学 高新红;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N];学知报;2011年
8 张永发;培育民族精神 重视道德建设[N];中国特产报;2004年
9 王晓天 贺培育;民族精神及其重要作用[N];光明日报;2003年
10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N];人民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