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安院校警体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摘要】:
警察体育课简称警体课,是多个科目的总称。分为队列、体育(能)、缉捕技能、射击、驾驶、查缉战术等几项内容。
纵观警察体育的历史,我国警察体育学科以公安科学为依据,孕育于军事体育中,并借鉴普通体育科学理论,伴随着警察事业的发展、公安队伍的不断扩大、警察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加强逐步发展形成的。几十年来,公安院校警体课担负着培养公安学员的意志品质、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实战技能的重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公安应用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治安形势对公安民警的战斗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公安院校警体课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从产生到发展的几十年间,公安院校警体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无论从生源上、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都与普通高校体育课有所区别。但是由于该学科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尚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本文主要对公安高等院校警体课涉及的学生、师资、教学设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法、逻辑归纳法等。并根据研究需求,编制了我国公安院校警体课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在全国24所公安院校对广大师生发放,范围基本覆盖全国各地区,共发放问卷720份(每所院校警体教师10份,学生20份)。教师问卷回收18所院校159份,学生问卷回收22所院校432份。
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目前公安院校警体课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师资力量相对较薄弱。警体教师匮乏,工作量大;警体教师学历层次不高;科研意识不够,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2、警体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够严格,管理措施不完善,警体设施器材损坏严重。
3、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更新发展,当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所学内容与公安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缺乏“练为战”的终极意识。另外警体教学课时不足,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4、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由于教学管理松散,缺乏竞争机制,警体教员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