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侯丽萍  
【摘要】: 听力是外语学习中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但在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却经常忽视听力教学。在听中,听者想获得的是对说话者所说和所指的准确理解。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仅要理解我们所听到的句子意思,还要理解说话者意图。在有些情况下,说话者意图与句子意思一致,这使我们很容易理解话语。然而,许多情况下,说话者意图与句子意思不同,说话者意图是间接的意思,塞尔把这种情况称为间接言语行为。要达到对说话者间接言语行为的准确理解,听话者首先理解话语所表达的表层意义,然后再通过推理推出其中的言外之意。所以,可以说听力理解的本质就是听话者在说话者话语的表层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推断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但是,传统的听力理解教学法只停留在句子层面,注重语言的形式,如语音、词汇或语法等,而忽视了语言的内容。笔者对目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 (1)学生听力理解中间接言语行为识别能力较差。 (2)学生对听力理解的认识非常片面,影响了他们的听力习惯。 (3)学生听力理解中的最大困难在于推断说话者的隐含意义。 (4)目前的听力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如推理等)不是十分有效。 笔者认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但是从文献综述中看出,对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听力教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并不多。这方面的研究多是讨论如何理解间接性而并未系统分析如何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听力教学。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听力理解,认为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应用在听力理解中,可以帮助学习者推断出说话者隐含的意义。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听力教学的原则,并从选择真实性的听力材料、设计多种听力任务、组织有效的听力活动、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运用英语语调知识和提高学习者的推理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听力教学的建议。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尝试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应用到听力理解中,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预期达到提高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的目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薇;;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8年11期
2 张冰;;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的英语听力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8期
3 黎婷婷;;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年40期
4 沈康;;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5 张可;;论间接言语行为与修辞现象的关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6期
6 吴丽君;宋薇;;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2期
7 傅文萍;;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口语中隐喻的语用功能[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8 韦炜;;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8年30期
9 黄良波;;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李雅玲;;外贸函电中间接言语行为的礼貌性[J];商场现代化;2009年03期
11 周明娟;;从间接言语行为看英语广义委婉语的实现方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2 李爱华;;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剧对白中的运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3 张静;;英语中的“话中话”——试论英语的间接言语行为[J];考试周刊;2010年02期
14 周全;;对间接言语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探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15 陈文涛;;间接言语行为在外贸函电写作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6 俞艳珍;田建平;;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海外英语;2010年11期
17 杨青;;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4期
18 李丹;;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俄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9 张家强;浅析听力理解机制与英语听力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3年S1期
20 徐强;江海林;;托福(TOEFL)听力理解要素(Ⅱ)[J];英语自学;199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雅倩;;试论听力理解的三个阶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叶蔚萍;;语境化思维模式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文学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3 常巍;姜杰;;听力理解中的合作[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4 杨咏波;;听力理解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及对策[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5 李颖;;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王源;;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中语流切分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何尚娟;;英语听力训练中的预测法[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洪俊彬;;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林婷;;冗余信息与听力理解技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10 凌文科;;浅淡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的听力训练尝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康洲;基于测试使用论证的听力理解任务效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康立新;课堂环境下基于任务支持的语篇听力理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胡颖慧;英语听力测试中受试行为的制约因素研究:测试方法特征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考生个人特征的相互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胡颖慧;英语听力测试中受试行为的制约因素研究:测试方法特征和中国英语学习者个人特征的相互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佳;听力水平差异化学生听力三个阶段表现下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贺莉;俄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丽萍;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伟芳;中国大学生听力理解策略使用规律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燕;论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李婷;背景知识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武巍;工作记忆差异对听力理解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6 秦俊红;听力理解方式的批判性研究——重在英语口语语篇的语用学解读[D];山西大学;2003年
7 张晖;交互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8 丁燕;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杜冰;CALL环境下情境性视频对英语听力理解的效用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曲洪杰;职高英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黔西南州分校 龚童文;浅谈英语听力的训练[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2 王东;考试改革带来四六级图书新变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 林立;按照听、说、读、写规律组织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江西省上高县南港中学 陈小毛;浅谈学生听力应试技巧与策略[N];学知报;2010年
5 邯郸市一中 席晓丽;把你的耳朵叫醒[N];邯郸日报;2008年
6 金何;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N];科学导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何国庆;重视基础 突出能力[N];湖南日报;2011年
8 河南省睢阳区毛堌堆中学 牛靖华;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浅谈[N];学知报;2011年
9 潘洁;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N];凉山日报(汉);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于建坤;今年“德福”怎么考[N];中国教育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