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连贯中语境因素作用的分析
【摘要】:连贯问题一直是语篇分析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连贯问题中争论的焦点在于连贯(coherence)和衔接(cohesion)的关系上。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出版了《衔接》一书,该书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他们在书中指出:语篇的连贯表现在两个方面,语篇在语境方面是连贯的,因而在语域上是一致的;语篇自身是连贯的,因而是衔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位作者注意到了语言自身因素之外的语境因素对连贯的实现所起的作用。但是,在整本书的理论阐释中,他们把重点放在衔接对连贯实现所起的作用几乎完全忽略了语境因素在连贯实现中的作用。他们在书中明确提出:一段文字要成为语篇,那么其中必然存在衔接手段。
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使他们无法解释许多虽缺乏衔接手段但仍然连贯的语言现象。后来许多学者逐渐意识到衔接既非连贯得以实现的充分条件,亦非其必要条件。因此许多学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连贯问题进行研究。比如Fries和Danes(1974)从主位推进(thematic progression)的角度来分析语篇连贯,但实际上这也是对语言本身衔接作用的研究。成功的交际和连贯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虽然很多学者都已注意到语境对连贯的作用,也作了分析,但都只是简单的提到并没有专门分析语境在语篇连贯中是如何起作用的,更没有谈到语境中的各个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而且,他们也没有注意到语境中各个因素对语篇连贯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本文试图从语境的角度全面的研究语境因素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并尝试通过对语境因素的分析揭示语境中各因素的不同作用从而给英语教学一些启示。
本文把语境作为研究的基本理论,对所收集的语料,主要是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对话,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语境因素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通过对语境因素作用的分析发现,语境因素在语篇,尤其在会话语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口语语篇的语境依赖性很强。作者还发现,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连贯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的作用是直接的和短暂的,而后者的作用是间接的和持久的因为文化的影响始终是普遍存在的。
本文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上,在总结了前人对语境研究的基础上,取其合理性,深化对语境理论的理解。实践上,将语境的研究付诸于口语语篇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