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的语言,深厚的情感
【摘要】: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是在东西方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历经近百年来,作曲家在创作道路上孜孜以求,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创新,使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日臻完善。其中中国钢琴改编曲是中国钢琴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根据民歌改编的钢琴曲又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是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源泉和根基,它的成长历程贯穿于整个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发展历史,并对中国钢琴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建中先生就是在中国钢琴曲创作界有着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尤其他的钢琴改编曲数量颇多、题材多样,质量颇高、风格各异,可谓首首精品,充分显示出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文以王建中先生的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述:一、介绍民歌改编钢琴曲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道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一)最初的启蒙阶段(二)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涌现阶段(三)民歌钢琴改编曲的繁荣阶段(四)具有特殊时代特征的民歌钢琴改编曲(五)向多元化方向探索的民歌改编钢琴曲。本文介绍了每个发展阶段中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及其特点。二、介绍王建中先生的艺术生涯和创作历程,并对他的作品从创作题材和创作技法上进行了分类归纳,论述他钢琴作品的风格特点。
第二部分讲述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的创作背景,分别介绍了四首陕北民歌的由来及钢琴改编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第三部分讲述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创作技法分析,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的创作:1、曲式结构的特点2、旋律的特点3、和声的特点4、织体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对原曲的挖掘分析入手,通过对照比较,研究钢琴改编曲如何将中西方作曲理论融合,在保留原曲的传统民族特色的同时又注入新的音响效果,形成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特征的中国钢琴曲。
第四部分讲述了钢琴改编曲《陕北民歌四首》的演奏分析,对每首作品做了详细的演奏诠释。通过对作品演奏技法的详细分析,结合个人的演奏实践和教学经验,总结在教学中弹奏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