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
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和改革乃至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各类教育当中,职业教育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是中心,在这种形势下,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发展职业教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自身的活力,培养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格,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中,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历史学科的设置,适应了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提出的“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可单独设课或开设综合课”的要求,是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实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专业课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忽略文化课尤其是历史等人文学科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人才的后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实施。
在历史课程设置的问题上,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要探讨历史教育的可行性,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主张,这是本文所阐述的观点,也是目的。
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概述。阐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职业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育教学展望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