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散斑干涉载频调制形貌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在科研、医学诊断、工程设计、刑事侦查现场痕迹分析、自动在线检测、质量控制、机器人及许多生产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例如,汽车车身、飞机机身、轮船船体等加工制造中的在线检测。由于物体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物体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备受各国科技人员所关注。采用光学法进行三维形貌测量,具有非接触和全场测量的优点,现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并且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测量原理。
散斑干涉测量技术是光学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且由于它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和全场测量等优点,一直为科研人员所重视。在过去的30多年中,除了对散斑场自身的特性和规律给予深入的研究外,有多种散斑测量技术逐渐发展和建立起来,并在不同的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在散斑干涉测量中出现的问题也得以解决。例如在散斑干涉中采集的散斑图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噪音,相位展开等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散斑干涉用于物体形貌的测量也得到了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三维物体形貌测量的方法。
本文就电子散斑干涉结合傅立叶变换法用于物体形貌测量进行了研究与讨论,主要内容是:
1.回顾了散斑干涉计量的发展历史;系统介绍了电子散斑干涉的原理及散斑干涉中的位相测量技术。
2.回顾了物体形貌测量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几种形貌测量的方法,重点介绍了投影栅线法和散斑干涉法。
3.利用散斑干涉测量的特点和傅立叶变换的特点,设计了电子散斑干涉结合傅立叶变换法测量物体形貌的光路图,并予以实验,得到了理想的结果,给出了实验中所得出的图像和处理后的图像。
|
|
|
|
1 |
王蕴珊,刘童麟;关于散斑干涉条纹的强度及对比度的讨论[J];山东科学;1995年03期 |
2 |
王国志;光纤全息散斑干涉计量[J];光子学报;1994年05期 |
3 |
李喜德,陶刚,邓兵,杨懿彰,施惠基;时间序列散斑干涉技术研究及应用[J];光子学报;2002年08期 |
4 |
戚明,顾定安;一种新型的散斑干涉实验[J];工科物理;1994年04期 |
5 |
张圣海;二次曝光散斑干涉图的制作[J];大学物理;1989年05期 |
6 |
张悦华,滕铭时;利用散斑干涉仪测定物体的固有频率[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87年03期 |
7 |
王蕴珊,周灿林;关于散斑干涉条纹的强度及对比度的讨论[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8 |
李喜德;时间序列散斑干涉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实验力学;2002年03期 |
9 |
鲍良弼,陈福耀,吴世雄,许江彤,管志莲,陈向东,杨明武;散斑干涉条纹的CCD-计算机分析[J];量子电子学报;1991年01期 |
10 |
左晓钟,谢奇,吕运冰,沈成武;应用散斑放大技术确定裂纹尖端应变场[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1 |
陆敏,王鸣,郝辉,宦海;半导体激光器内自混合散斑干涉[J];光学学报;2004年09期 |
12 |
陈福耀,陈向东,鲍良弼;散斑干涉条纹的卷积平均方法[J];量子电子学报;1989年02期 |
13 |
唐照千,吴克成,肖之(亻隽);激光显微散斑干涉和它在裂纹尖端附近面内位移场测量中的应用[J];固体力学学报;1983年03期 |
14 |
戚明,顾定安;一种新型的散斑干涉实验[J];大学物理实验;1994年04期 |
15 |
刘诚,阎长春,高淑梅;一种改进的载波电子散斑干涉处理方法[J];光子学报;2005年02期 |
16 |
屠美容;;离焦对散斑测量灵敏度的影响[J];实验力学;1987年03期 |
17 |
彭翔,姚建铨;一种新的多波长数字散班干涉技术[J];光学学报;1994年07期 |
18 |
邢永明,方萃长;离面客观散斑法[J];力学学报;1988年06期 |
19 |
陶刚,李喜德;时间序列散斑干涉场中相位函数的计算[J];光学学报;2001年10期 |
20 |
王恺,李喜德,刘兴福;剪切散斑干涉与有限元优化计算相结合实现缺陷参数的定量求解[J];实验力学;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