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摘要】: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已经在我国实施有30年的时间,它的存在对我国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防治都产生了积极有效地作用。尤其是2003年环评法的实施对于环评制度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环评法实施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项目单位和地方政府由于惯性和内在的发展经济的冲动而漠视环保部门权力的现象一直存在。另一方面,环评法规定的公众参与制度、听证制度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非但如此,许多建设项目公众连知情权都没有。
本文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利益相关者做了博弈分析。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前的探讨中,并没有出现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阐述的。本文从此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对于环评制度认识的加深和完善有一定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防治污染的第一道关口,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阻力,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与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对环境影响评价参与者的利益诉求以及博弈方式的考察,相信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具体实践的完善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考察了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特点和地位,讨论了政府、项目建设方、评价方、公众之间的博弈机制,博弈结果显示,中央政府规制行为的可信度是确保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地方政府能否贯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制度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在监督不完善的情况下,项目建设方与评价方存在合谋违规的强烈动机。而公众由于自身以及法律环境以及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其参与不足,从而缺乏对政府、企业、评价方的有效约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进和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本文通过利益博弈的角度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的研究对于加深认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是四部分。首先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并引人环境影响评价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以及界定方法。接着论述利益相关者在整个环境影响评价的博弈分析中的地位。然后用博弈的方式来分析利益相关者在整个博弈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这些博弈有博弈参与者内部博弈和外部博弈组成。内部博弈有:政府之间的博弈,环评机构之间的博弈,企业之间的博弈,公众之间的博弈以及评审委员会之间的博弈。其中政府之间的博弈又有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博弈,地方政府同地方环保部门的博弈。本文通过对上述博弈的分析和阐述,深入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博弈显示的结果最终得出解决的措施和对策。
该论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进了博弈分析这一具体实用的研究工具来解释问题同样是目前研究工作中的一大创新。采用博弈分析尤其是多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众多的缺陷和漏洞但是研究的方法来说大多还是沉溺于理论方面的研究,有些更是趋向于泛泛而谈。没有深度的研究和夸夸其谈的文章随处可见,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研究方法将会对看清问题毫无益处,也使解决问题举步维艰。因此方法上的创新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
|
|
|
1 |
丁启夏;生物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植被调查[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88年03期 |
2 |
王桂玲;;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工程分析[J];环境保护;1991年01期 |
3 |
宋志宏;;环境影响评价中环保工程对策若干问题的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1991年04期 |
4 |
叶耐霜,陈德全;环境影响评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初探[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4年06期 |
5 |
龙赓;化学热力学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判断某些残渣的稳定性[J];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
6 |
王庆兵,马欣华;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引入清洁生产评价[J];山东环境;2000年06期 |
7 |
程胜高,鱼红霞;增强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索[J];环境保护;2002年01期 |
8 |
;韶关年产60万吨木浆工程作出环境影响评价[J];中华纸业;2004年07期 |
9 |
董慧,常蓉;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关系的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S1期 |
10 |
肖思海,陈言武;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4年03期 |
11 |
赵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回顾与发展动态[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年06期 |
12 |
孙艳军,陈新庚,彭晓春,桑艳鸿,覃玲玲;广州地铁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交通环保;2005年02期 |
13 |
李艳,王恩德,沈丽霞;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程序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5年04期 |
14 |
马玉林;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预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青海环境;2005年03期 |
15 |
赵河,窦艳敏;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6 |
周旭红;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J];能源环境保护;2005年05期 |
17 |
颜淼;孙秀敏;史晓菲;;石灰石矿山环评中清洁生产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2期 |
18 |
常玉海;袁志华;夏维;;农业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S1期 |
19 |
韩福良;陈树召;周伟;张继周;;环境影响评价在矿区生态重建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8期 |
20 |
陈智清;刘红星;;引导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