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文化状况分析及教育策略
【摘要】:
在大众文化成为文化主流的时代,消费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大学生消费文化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也秉承了时代赋予的研究价值。
对于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具体状况了解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对待大学生消费的态度,更影响着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具体教育策略。但是,目前对于大学生消费文化的状况还存在着争议,以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某些措施就缺少了针对性。因此,本文拟通过具体的调查和访谈,来发现大学生消费文化的特点和存在的误区,再结合相应的理论分析存在误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策略。
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大学生消费文化进行界定。查阅相关资料,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首先从界定消费入手,进而阐释消费文化的内涵,从而进一步界定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外延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等几方面。下文对特点和误区的论述主要从这几方面进行切入。
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来总结大学生消费文化的特点,从而发现其存在的误区,并进一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该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消费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量化来归纳总结大学生消费的一般特点和存在的误区,并结合访谈,了解更多真实可靠的信息,进而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进行原因分析。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消费文化状况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在消费结构上具有多样性、阶段性、合理性等特点:在消费行为上具有一定的节制性和计划性;在消费价值观上以理性为主。这说明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基本是积极和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倾向如消费价值观上的消费主义倾向、消费行为上的盲目性及消费结构上的不协调性。
第三部分是引导大学生消费文化健康发展的具体策略,分别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入手,尽可能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手段和策略。在社会方面,应加强政府重视程度;净化社会消费环境,积极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在家庭方面,要构建健康、适度的家庭消费文化环境:家长应转变观念:理性的对待孩子和孩子的消费;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在学校方面,在观念引导上,培养科学、合理的消费价值观;在内容设置上,将消费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在教育方法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对于大学生自己来说,应加强自我管理。包括自觉选择成熟的消费价值观;营造大学生群体健康的消费舆论;“节流”与“开源”并举。
通过这三部分的论述,试图构建一个相对系统的大学生消费文化分析框架,并对大学生消费文化有明确、客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