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蛋白质寡核苷酸适配体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张月侠  
【摘要】: 适配体(aptamer),又称适配分子或适配子,来源于拉丁语aptus(匹配的意思)和希腊语‘‘meros’’(即小的颗粒)。寡核苷酸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 SELEX)技术从体外筛选得到的能与相应配体专一性紧密结合的一类单链寡核苷酸序列。这段序列可以是RNA、修饰RNA、ssDNA或dsDNA。适配体的配体广泛并且性质各异,除了蛋白质等大分子外,还有染料、金属离子、药物(咖啡因和茶碱等)、辅因子、生长因子、类固醇、糖类、氨基酸等小分子,甚至是完整的细胞、病毒、孢子等超分子,难用做半抗原的毒素和阮病毒也可以作为靶分子。 适配体与各种配体的结合是基于单链核酸结构和空间构象的多样性。在靶分子存在的条件下,它可通过链内某些互补碱基间的配对以及静电作用、氢键作用等自身发生适应性折叠形成发卡(hairpin)、假结(pseudoknot)、凸环(stem loop)、G2四分体(G2quartet)等稳定的三维空间结构。核苷酸与配体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形成许多潜在的结合位点,这一优势使适体能识别配体间一个基团的细微差别。经过SELEX技术反复筛选的适配体能与靶分子以极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相结。核酸适体与靶物质亲和力极高,kd值多在pmol/L~nmol/L之间。 SELEX技术筛选一般需要5-18个筛选循环,约2-3个月时间。目前人们筛选过程逐步实现自动化,节省了人力物力,筛选时间也大大缩短。 作为寡核苷酸的适配体分子变性后,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复性,另外,适体分子经过适当的化学修饰,能抵抗核酶的降解,延长半衰期,大大提高其稳定性,并可以长期保存并在常温下运输,这对实验诊断试剂或是临床治疗等方面都非常有利。因此,基于以上有利条件,适配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基因调控、蛋白质组学和新药研发等领域。 在适配体筛选研究中,我们将卵黄蛋白原等五种蛋白为靶蛋白,包被于96孔板上。体外合成一个全长80bp,中间包含40个任意碱基的ssDNA文库,以结合固定于板空上的靶蛋白,运用RT-PCR技术检测每轮ssDNA文库与靶蛋白的亲和力。本试验以ELISA技术进行适配体筛选技术方法平台搭建,为建立适配体筛选实验室方法奠定基础。 在适配体应用研究中,我们以一种高亲和力适配体作为亲和荧光探针,采用自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装置,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测定人凝血酶的方法。荧光标记的凝血酶适配体特异性地与凝血酶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凝血酶-适配体复合物,采用CE-LIF对复合物进行分离检测从而测定凝血酶浓度。本工作探讨了盐离子种类及浓度对适配体与凝血酶结合的影响,并在选定的电泳条件下对凝血酶检测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重现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盐离子存在的条件下适配体与凝血酶的亲和力降低,不利于两者的结合;人血清溶液中,凝血酶浓度在0.25-10 nmol/L范围内与复合物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Y = 1.2×105x+5.33×104,r2 = 0.991),最低检出限为55.6 pmol/L;精密度试验和回收率试验结果均满足分析要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成林;许化溪;;SELEX技术及Aptamer在小分子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1年04期
2 王清刚,罗国安,杨树标;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与其单克隆抗体的结合常数[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10期
3 李慧;王鸣刚;刘巍;;适配体技术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9年21期
4 黎桂芳;;分子伴侣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5 孔燕,杨克恭,陈松森;SUMO:一种新发现的翻译后修饰蛋白[J];生命的化学;2004年04期
6 张春娟;曹槐;;丙肝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Ⅲd区域及其适配体的发夹结构[J];生命的化学;2005年06期
7 卫丽;黄晓书;李鹏坤;张慧琴;王同朝;;植物硫氧还蛋白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8 樊春海;;纳米生物传感器[J];世界科学;2008年11期
9 董洁;倪惠琼;石建军;欧美云;王伟;;基于金纳米作用适配体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梁红茹;杨松涛;张涛;胡桂秋;夏咸柱;;核酸适配体及其在病原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11 王巍;贾凌云;;适配体筛选方法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9年03期
12 季颖;王清清;宋海峰;;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年02期
13 李恩;齐锦生;;P-LISA技术[J];生命的化学;2010年01期
14 董发才,宋纯鹏;植物细胞中的泛素及其生理功能[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年01期
15 欧阳辉祥;刘庆业;梁爱惠;蒋治良;;非标记纳米银探针催化共振散射光谱检测痕量ATP[J];化学学报;2011年20期
16 陈勇;自组装性蛋白质微列阵[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09期
17 张春娟;曹槐;;适配体的研究进程与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8 唐功利,麻锦彪,吴厚铭,陈海宝;生物活性小分子与靶点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J];科学通报;2000年13期
19 刘雷,尹钧;硫氧还蛋白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0 芦海云;李俊国;;小分子与蛋白质靶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J];内江科技;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好均;刘伟;;核酸适配体链构象转变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邹如杏;娄新徽;;基于三段式适配体探针的可卡因的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汪海林;章大鹏;;单核苷水平核酸适配体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薛利云;周小明;邢达;;基于核酸适配体探针和酶辅助荧光信号扩增的等温高灵敏度蛋白检测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谭蔚泓;;核酸适配体在肿瘤分子分型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蔡立;陈泽忠;唐宏武;;适配体连接的二氧化硅包裹钌吡啶荧光纳米探针用于乳腺癌细胞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唐吉军;郭磊;申睿;余涛;徐华;刘合珠;马小溪;谢剑炜;;基于适配体的实时定量PCR检测尿液中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张月侠;宋茂勇;李涛;赛道建;汪海林;;基于ELISA方法的五种蛋白适配体的筛选[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环境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张娟;王丽华;宋世平;樊春海;;基于纳米金自组装探针的凝血酶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高飞;;泛素样蛋白NEDD8对乳腺癌相关蛋白3(BCA3)的修饰及BCA3对NFκB活性的抑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睿;基于功能寡核苷酸分子的蛋白质检测新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2 胡燕;MUC1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方面的初步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3 何婧琳;基于构象转换和聚合酶反应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周桂萍;DNA杂交信号的介质调控和酶法放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俊;脂肪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分子识别及应用初探[D];中南大学;2012年
6 孙洁芳;基于量子点/金纳米颗粒的新型光学亲和传感体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7 王彪;提高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植物中表达的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严喜鸾;基于核酸适配体化学发光检测新技术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鲁娜;基于功能核酸组装结构的腺苷和汞离子传感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刘喆;基于核酸适配体的乳腺癌靶向治疗系统的构建及多壁碳纳米管间接毒性的体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月侠;蛋白质寡核苷酸适配体的筛选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晓芳;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凝血酶检测新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魏志鹏;新型电化学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4 周亚文;核酸适配体在蛋白质检测及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王文凤;真菌毒素寡核苷酸适配体的筛选与应用[D];江南大学;2012年
6 彭倩雯;基于核酸适配体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艳芬;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廖凤霞;枳实与麻黄有效部位的提取及其药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李华;肠毒素大肠杆菌K88适配体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婉妮;人肺腺癌A549细胞适配体的筛选与鉴定[D];广州医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文;核酸适配体在医药领域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大可;细胞周期钟如何运行(上)[N];大众科技报;2001年
3 王晖;美国院士受聘河南农大[N];河南日报;2007年
4 记者 陈丹;“沉默”基因播下癌症“种子”[N];科技日报;2007年
5 唐婷 朴淑瑜;从基因的角度“看世界”[N];科技日报;2007年
6 邵建国;默沙东花10亿美元与Ariad合作开发抗肿瘤药[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戴丽昕;聚焦创新前沿 推进产业发展[N];上海科技报;2008年
8 ;研发新药乃是高风险产业[N];科技日报;2002年
9 美国Promega公司北京办事处 戴钢;服务新药开发:PROMEGA公司独树一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10 陆志城;新一代反义药物前瞻[N];医药经济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