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盐地碱蓬酪氨酸酶酶学特性及其基因克隆

修妍伟  
【摘要】: 盐地碱蓬在地势较高或者距离海边较远的地方呈现绿色,而在滨海的潮间带或者部分涝洼积水地带整个生长期植株地上部分皆为紫红色,该颜色表型差异源自盐地碱蓬植株体内甜菜红素含量的不同。盐地碱蓬作为一种真盐生植物,其耐盐机理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是盐地碱蓬甜菜红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及其合成过程中相关酶的酶学特性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深入研究盐地碱蓬甜菜红素积累的机理,对于揭示盐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态进化、耐盐适应、生长发育及环境因子对其表型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甜菜素合成途径相关酶的功能定位、特性分析、基因克隆以及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也是需要深入的领域。本文研究了盐地碱蓬甜菜红素合成过程中的第一个关键酶——酪氨酸酶的酶学特性,并克隆了其基因片段,为深入研究盐地碱蓬酪氨酸酶在甜菜素合成中的作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如下: 在高等植物中,酪氨酸酶一般被称为多酚氧化酶,但在盐地碱蓬等合成甜菜素的植物中其酪氨酸酶不同于其它高等植物的多酚氧化酶,它具有很高比例的羟化酶活性,而通常高等植物中的多酚氧化酶没有羟化酶活性或羟化酶活性很低。本实验以黑暗培养3天的盐地碱蓬幼苗为实验材料,确定了盐地碱蓬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其活性分析技术,并首次研究了其相关的酶学特性。盐地碱蓬酪氨酸酶氧化活性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6.6 ,最适条件下Km=1.09 mmol/L,Vmax=71.43μmolg-1min-1。Na2S2O3是酪氨酸酶氧化活性的强效抑制剂。0.01 mmol/L的Cu2+可以显著激活酪氨酸酶的氧化活性,为对照的128.2 %。酪氨酸酶羟化活性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6.6,最适条件下Km=3.16 mmol/L,Vmax=0.645μmolg-1min-1。Na2S2O3是酪氨酸酶羟化活性的强效抑制剂。0.01 mmol/L的Cu2+可以显著激活酪氨酸酶的羟化活性,为对照的126 %。盐地碱蓬酪氨酸酶酶学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盐地碱蓬生长发育及环境因子对酪氨酸酶表达和活性的影响,及酪氨酸酶在甜菜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目前在高等植物中,包括合成甜菜素的高等植物美洲商陆、太阳花中也只克隆得到多酚氧化酶的cDNA序列,没有克隆酪氨酸酶基因序列。由于不确定盐地碱蓬酪氨酸酶与高等植物的多酚氧化酶亲缘关系近还是与真菌或动物的酪氨酸酶亲缘关系近。所以,本实验只能从GeneBank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菠菜多酚氧化酶、美洲商陆多酚氧化酶、烟曲霉酪氨酸酶、苹果多酚氧化酶、梨多酚氧化酶和花菇酪氨酸酶的蛋白序列,在线CLUSTAL比对,确定酪氨酸酶的保守区域——两铜离子结合位点设计简并引物,以盐地碱蓬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获得了500 bp的保守片段;核苷酸序列BLAST结果显示该片段与美洲商陆的多酚氧化酶的同源性高达71%,初步认为该序列即为盐地碱蓬编码酪氨酸酶两铜离子结合位点间的基因序列,这为克隆酪氨酸酶基因全长及深入研究盐地碱蓬酪氨酸酶在甜菜素合成中的作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在黑暗培养3天的盐地碱蓬幼苗中检测到很高的酪氨酸酶活性。但实验中选取萌发24 h,36 h,48 h,72 h的幼苗提取RNA反转录,进行多次3'-race及5'-race均没得到理想结果。考虑到可能3'-race及5'-race对目标RNA的含量要求较高,而选取的实验材料中酪氨酸酶的RNA含量较低。因此,推测盐地碱蓬种子成熟过程中合成了酪氨酸酶供种子萌发时使用,在黑暗中萌发的盐地碱蓬种子酪氨酸酶基因没有表达,其RNA含量较低。所以,设计实验对未萌发的盐地碱蓬种子中酪氨酸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胀0 h、0.5 h、5 h的未萌发的盐地碱蓬种子中均检测到很高活性的酪氨酸酶。这说明黑暗培养3天的盐地碱蓬幼苗表现紫红色主要是由于种子中的酪氨酸酶起作用,其酪氨酸酶基因表达量很低。这也进一步说明选取黑暗萌发的盐地碱蓬幼苗提取RNA反转录克隆酪氨酸酶基因是不合适的。这为下一步确定克隆酪氨酸酶基因的合适材料奠定了基础。 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盐地碱蓬的愈伤组织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合成甜菜红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同时许多文献也报道真菌中的酪氨酸酶是光启动的。实验中将黑暗培养48 h的盐地碱蓬幼苗移到光下后,研究其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黑暗培养48 h的盐地碱蓬幼苗移到光下后其酪氨酸酶的氧化活性与羟化活性均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说明光照确实可以增强盐地碱蓬酪氨酸酶的活性,并且光照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其活性降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晓雪;孙晓波;王秀娥;马鸿翔;;盐地碱蓬SsDRE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研究[J];核农学报;2011年04期
2 刘华俊;陈敏;刘慧宏;;对氯苯酚在酪氨酸酶-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4期
3 管博;栗云召;于君宝;陆兆华;;不同温度及盐碱环境下盐地碱蓬的萌发策略[J];生态学杂志;2011年07期
4 管博;于君宝;陆兆华;张莹;王雪宏;;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盐胁迫对盐地碱蓬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1年08期
5 徐景贤;;唐海湿地自然植被初步调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6 张涛;朴艳;赵萍;李熙峰;;长白山区常见药用植物中常规成分的检测及其活性扫描[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李楠楠;谭亮;王智平;王信超;廖智;;厚壳贻贝足丝黏附蛋白mfp-3重组表达及黏附功能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年09期
8 ;浙江省应用酶学重点实验室成果展示[J];今日科技;2011年06期
9 杨赵平;贾露;;塔里木盆地碱蓬属6种植物叶的解剖学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1年02期
10 刘会良;宋明方;段士民;王习勇;张道远;尹林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缘5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与生态意义[J];生态学报;2011年15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妙妮;关翠萍;洪为松;许爱娥;;白癜风患者病程与抗酪氨酸酶抗体的关联分析[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杨希鏸;章晓鹰;董惠芳;杨懿萍;杨红;;止血环酸抑制黑色素合成的实验研究[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曹亚;李根喜;;芥子酸及其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电化学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魏海柳;穆燕;姜锐;邱俊;李琳;张喜梅;胡松青;;超声辅助提取白附子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王莒生;王辉;王萍;陶毅;蔡念宁;张广中;郭念筠;郁卫东;杨立新;陈清轩;;滋补肝肾方对鼠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李廷慧;高天文;李春英;王秋枫;孙东杰;;酪氨酸酶蛋白在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的初步研究[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王倩;蔡念宁;;中西药对酪氨酸酶的影响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郭云集;李文岗;韩鹏;李智聪;庄江兴;陈清西;;苯丙烯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A];第九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诞辰85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陈俊杰;于淼;黄姗姗;郑忠辉;张连茹;;酪氨酸酶与2个小分子抑制剂的分子对接[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谭城;朱文元;鲁严;刘栋;;芦荟素、肉桂酸、苦参碱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燕;千日红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长泉;盐地碱蓬甜菜红素的鉴定及其生物合成的生理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术珍;生长调节剂和光对盐地碱蓬愈伤组织甜菜红素诱导机理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学涛;二苯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5 白明慧;联邻苯二酚结构的DNA交联剂的设计合成研究及其对黑素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D];武汉大学;2011年
6 陈菊萍;马拉色菌对培养人黑素细胞代谢及酪氨酸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7 刘楠;苏云金芽孢杆菌酪氨酸酶纯化、性质研究及其mel基因的克隆和表达[D];武汉大学;2004年
8 邵群;盐地碱蓬阳离子转运载体SsHKT1的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庄江兴;α-synuclein蛋白及抑制剂对酪氨酸酶的调控机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张永兵;竹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和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妍伟;盐地碱蓬酪氨酸酶酶学特性及其基因克隆[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雯;酪氨酸酶七肽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柔性脂质体的制备[D];东华大学;2012年
3 余霞;续随子种子化学成分的酪氨酸酶抑制性和抗氧化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奔;不同生境盐地碱蓬种子及幼苗抗盐性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先明;桑树枝条桑皮苷A的制备及其抑制酪氨酸酶的机理[D];苏州大学;2012年
6 姚尧;石胆草的化学成分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欣;盐地碱蓬种子发育过程中对盐渍生境的适应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玲娟;新型酪氨酸酶抑制剂筛选及其活性测试[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琼;盐地碱蓬中5-GT基因的克隆及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商飞;羽藻和缘管浒苔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远达;我科学家揭开白猴白化之迷[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本报记者 胥晓琦;四种皮肤病治疗 新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四川农业大学 严梦 王之盛 周安国;专家警示:仔猪皮红毛亮不一定就是健康[N];中国畜牧报;2004年
4 出新;转基因技术育种[N];福建科技报;2002年
5 杨永利  ;浅析盐生植物三种类型及其作用[N];中国花卉报;2004年
6 金霖;各种美白组分开发热度不减[N];中国化工报;2002年
7 玉花;蘑菇[N];民族医药报;2000年
8 记者尹洪东;基因研究新成果:盐碱地有望变“绿洲”[N];科技日报;2002年
9 冬梅;何谓“肝病面容”?[N];大众卫生报;2004年
10 蔡长瑞;黄褐斑的食疗[N];科技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