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两类时滞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研究

郑海宁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混杂和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设计有很强的研究兴趣.切换系统指的是一组连续的或离散的子系统且有一种规则来协调它们的混杂动态系统.混杂和切换系统的主要研究动机在于,它们对于很多物理现象和实际应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典型的例子包括自治传输系统,计算机磁盘驱动器,室温控制,电力电子,混沌发电机.本文重点研究带有模式依赖区间时滞离散时间切换系统的鲁棒l2-l∞状态反馈控制问题,以及带状态时滞的不确定切换线性系统的鲁棒H∞状态反馈镇定性问题: 1)带有模式依赖区间时滞离散时间切换系统的鲁棒l2-l∞状态反馈控制问题: 所给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是时变的且范数有界.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切换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满足指定的l2-l∞性能水平,同时保证闭环系统是渐近稳定的,通过借助于有限和不等式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得到了一系列时滞依赖可解性条件以及稳定的切换控制器. 2)带状态时滞的不确定切换线性系统的鲁棒H∞状态反馈镇定性问题:主要处理了带状态时滞的不确定切换线性系统的鲁棒H∞状态反馈镇定性问题.所考虑的系统包括状态时滞,参数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不确定性.同时将脉冲引入到给定的切换系统,从而引入了一类新的混杂切换系统称为切换脉冲控制系统.基于切换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运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得到了一些充分条件来保证闭环系统的全局鲁棒渐近稳定性和鲁棒H∞干扰抑制水平,并构造了鲁棒镇定状态反馈H∞控制器和脉冲控制器.最后,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娟;;具有圆盘极点约束的不确定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J];自动化博览;2009年09期
2 葛汝刚;黄小原;;具有外包选择的闭环供应链切换模型及其鲁棒控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年10期
3 杨红;赵军;;一类不确定切换模糊系统的鲁棒控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7期
4 葛汝刚;黄小原;;电子商务网站广告投放切换模型及其鲁棒控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5 孙文安,赵军;凸锥型不确定线性切换系统的二次镇定[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年05期
6 张红涛,刘新芝;关于一类脉冲切换系统的鲁棒H_∞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年02期
7 卢建宁;赵光宙;;离散时滞切换系统的状态反馈H_∞控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8年02期
8 林相泽,田玉平;切换系统的不变性原理与不变集的状态反馈镇定[J];控制与决策;2005年02期
9 张长学;武玉强;宗广灯;;一类单输入线性切换系统的可镇定性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6年07期
10 毛北行;李亮;;一类线性时滞切换系统具有H_∞性能指标的二次稳定性[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1 陈征;高岩;;关于正切换系统的共同线性copositive Lyapunov函数[J];控制工程;2010年S1期
12 毛北行;程少华;;一类广义中立型切换系统的H_∞控制[J];河南科学;2010年02期
13 刘玉贞;尚群立;余善恩;;一类切换系统稳定控制的设计与实现[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4 毛北行;李巧利;卜春霞;;多时滞线性切换系统的H_∞控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13期
15 李志勇;鲁晓旭;毛北行;卜春霞;;一类模糊切换系统的H∞性能分析[J];河南科学;2011年02期
16 卢建宁;赵光宙;;基于LMI的时滞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7 卢建宁;赵光宙;;基于LMI的离散时滞切换系统反馈镇定[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6期
18 卢建宁;赵光宙;;多时滞离散切换系统反馈镇定[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7年06期
19 张霄力,刘玉忠,赵军;一类离散切换系统的渐近稳定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05期
20 周慧波,孙常春,刘玉忠;一类不确定时滞切换系统的H_∞渐近稳定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胜芝;左淑梅;;一类非极小相位切换系统的H_∞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2 韩彦武;汤红吉;;一类离散时滞切换系统的鲁棒H_∞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刘娟;钱伟;费树岷;;时滞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性[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梁昌裕;向峥嵘;;非线性时滞切换系统的鲁棒H_∞滤波[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东;王伟;;区间变时滞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马国梁;陈庆伟;胡维礼;;一类不确定离散时间切换系统的鲁棒H_∞控制[A];第十七届全国过路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孙文安;张强;冯佳昕;;一类不确定线性离散切换系统二次镇定弹性保成本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杜大军;费敏锐;宋杨;;基于切换系统理论的多输入多输出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刘志林;裴润;慕香永;;扇形不确定切换系统的鲁棒保代价控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刘娟;钱伟;费树岷;;时滞切换系统指数稳定性分析:Lyapunov函数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基于自由连接权矩阵的Markov切换系统鲁棒控制[D];中南大学;2012年
2 林相泽;切换系统的集合稳定性分析和反馈镇定[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郭荣伟;多平衡点切换系统的稳定分析和控制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丹;复杂切换系统分析及其在网络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彭宇平;切换系统的反馈设计和性能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闻继伟;随机切换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7 史书慧;若干类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D];东北大学;2010年
8 赵旭东;非受限及Markov随机型线性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赵旭东;非受限及Markov随机型线性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袁帅;时滞切换系统H_∞故障估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海宁;两类时滞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亚玲;几类时滞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樊友高;饱和切换系统的分析与综合[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毛北行;切换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5 赵素玲;切换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镇定[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6 闫进娟;不确定离散时滞切换系统鲁棒H_∞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隋汝菊;时滞切换系统的可靠性控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岩;一类不确定性区间时滞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保成本控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云亮;连续时间切换系统的鲁棒L_2-L_∞控制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金华;基于LMI的切换系统H_2/H_∞控制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松;内蒙局一〇四队发明电机自动化切换系统[N];中煤地质报;2010年
2 ;曙光大规模KVM切换系统技术漫谈之一[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曙光研发部KVM项目组:沙超群;曙光大规模KVM切换系统技术漫谈之三[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曙光研发部KVM项目组 李连波;曙光大规模KVM切换系统技术漫谈之四[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胡斌;超市发切换系统 大商、物美再起纠纷[N];中国商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谢斌鑫;让网管工作在悠闲中[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7 高远心;可手动换色轮NEC NP4001+工程机上市[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8 刘晨亮;KVM切换器选购要素[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9 广西 黄毓勇;插卡卫星接收机使用小技巧[N];电子报;2006年
10 ;带外管理成新宠[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