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

贾晓星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现如今在全世界影响比较广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引进中国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教育理念的转变,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对其也进行了大力推广。但是尽管如此,据笔者观察,目前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还是没有完全推广开。那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究竟是否对幼儿的音乐能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呢?它又是否和中国的学前音乐教育体系相适应呢?带着以上问题和困惑,笔者边学习边成立了奥尔夫实验班,旨在通过研究实践得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具有怎样的作用,从理论上支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本文运用实验研究法、实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通过三个部分来叙述论题:一、奥尔夫教学法的中心思想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二、四龄童奥尔夫实验班和普通班的音乐才能比较;三、在中国学前音乐教育中推广奥尔夫教学法的阻力及解决方法。第一部分对奥尔夫教学法的中心思想、发展过程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为了证实奥尔夫教学法对幼儿的音乐才能发展确实具有促进作用,笔者特开设奥尔夫实验班进行实践研究。笔者根据各音乐心理学家设计的测试,结合四岁幼儿的身心特点重新设计了《4岁幼儿音乐才能测验》,从菏泽市一所普通幼儿园中随机选取两个中班(四岁)的幼儿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前后对两个班幼儿的音乐才能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前测后对实验班进行四个方向的教学干预:节奏训练,动作教学,器乐教学,听力训练。从后测的数据得出奥尔夫教学法对幼儿的音乐才能发展确实具有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全面推广的阻力及解决方法。笔者根据自身想法,并结合当初参加保定幼儿奥尔夫师资培训班时主讲老师管慧丹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音乐老师的意见,总结出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全面推行的四大阻力(多数家长仍持不认可的观念、进口奥尔夫乐器昂贵、师资力量有限、教材短缺)及相应的解决建议。另外,笔者总结了奥尔夫教学法对推进中国学前音乐教育的意义:1、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奥尔夫倡导的“原本性”的音乐具有共通性。2、奥尔夫具有文化平等观念,他的教学原则中强调应从本土音乐出发。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我国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潮流是相适应的。4、奥尔夫教育对教学硬件的要求不是太高,和我国现阶段贫困地区的音乐教育的现状较为相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小菲;;试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音乐生活;2006年04期
2 叶晓玲;;音乐教育应当注重“范本教育”[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曹瑞清;;浅谈音乐教育之我见[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4 罗永良;;音乐教育的美育价值探究[J];音乐天地;2009年01期
5 冯杰;;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格精神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教研);2011年04期
6 蒲英;;音乐格言[J];音乐世界;1992年07期
7 修海林;音乐教育科学的新成果──评何晓兵《音乐与智力》[J];音乐研究;1995年02期
8 晚学;比较音乐教育研讨会纪要[J];中国音乐;1998年02期
9 蒋海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江苏政协;1998年04期
10 冯芸,王世安;不断借鉴、立足国内、培养新世纪的音乐教育人才——谈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音乐;1999年02期
11 黄韶芳;浅谈音乐教育在理工科院校中的作用[J];韶关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12 雷建中;浅议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J];中国音乐学;2000年S1期
13 邓丽军;论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J];艺术探索;2001年05期
14 黄凌飞;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如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2年01期
15 宁伟杰;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12期
16 蔡翠华;浅谈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17 张豫宁;谈高校的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8 郭琳;谈音乐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与时代;2003年04期
19 孟琰;浅谈音乐教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0 任平;音乐教育与人的培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鸿信;;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宋庆垒;;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承担音乐教育重任——浅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向文;;对目前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几点问题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程英华;;音乐教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之关系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时代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6 黄丽;;试论我国推进创造性主题音乐教育的几个维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毛理;;不容忽视的力量——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8 张尉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感觉体验及实现途径[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方楠;;走进网络社会的高等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4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8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许洪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香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与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张婷;论隐性化网络音乐教育对中学生音乐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林林;从奥尔夫与铃木教学法的比较中看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D];山东大学;2010年
5 孙红成;社区音乐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梁愔;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陈映蓉;乐者“乐”也[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马静;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资利萍;0—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谢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世生;音乐教育的理性飞跃[N];吉林日报;2005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加强特色音乐教育[N];中国艺术报;2010年
3 文竹;孔祥东:功利主义影响音乐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李晋萍;音乐教育研究生忧思录[N];音乐周报;2005年
5 吕健;铃木镇一和他的音乐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方捷新;让音乐教育插上技术的翅膀[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安塞县沿河湾中心小学 刘渊;如何体现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N];延安日报;2011年
8 陶格斯;要重视学校的音乐教育[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9 高峰;北京启动“人人音乐教育”普及工作[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赵易天;音乐教育进化论[N];音乐周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