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视角下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研究
【摘要】: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前社会正处在一个伟大的转型期,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背景的信息化逐渐的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被广泛运用,它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新的途径,也引起了教育思想、内容和方式的重大变革,人们尝试在网络中开展新型的教学,把网络教育和社区学习结合在一起的教育虚拟社区教学方式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教育虚拟社区主要依靠“人气”才能得以发展,最终完成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教学和学习,而有“人气”就肯定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而交往就会形成人际关系,那么人在整个网络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度,所处的位置和对网络所起的作用等都有待研究。而对于这种关系网络的研究,笔者认为社会学中社会网络的研究方法可以与虚拟社区的研究结合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来研究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以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的教育虚拟社区中的交互性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为研究实例,运用社会学、社会网络等相关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进行社会网络研究。
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内涵进行解析,我们揭示了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涵义及特点,然后介绍了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分析工具,从中找到社会网络和教育虚拟社区的契合点,从整体网络结构、网络中的小群体和网络中的个体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再以08级教育技术本科2010年下半学期的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社区中帖子交互情况为研究案例和数据来源,运用SNA软件对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关系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选择其中的网络结构的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角色对等等参数对网络中成员的参与性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整体网络、网络中小团体和个人的交往效果。从而针对分析结果,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中的“异质性”理论和“结构角色”理论探讨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的提升策略。最后论文对该研究进行了本研究的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