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庄节操观比较
【摘要】:“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伦理范畴,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修身律己、自强不息、品行高尚的代名词,是古代仁人志士努力追求和持守的道德规范。节操观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和道家文化所涉及的重要问题之一,孟子和庄子作为儒道两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对节操观有着重要的认识和看法。孟庄所构建的节操观理论,既有相通的方面,同时又存在差异。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形态,孟庄节操观以不同的方式在中国历史上起着各自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系统的论述了孟庄节操观的基本内容,探究实现各自节操观之修养方法。从孟庄节操观的相通之处和差异两个方面对孟庄节操观进行比较,同时进一步分析孟庄节操观差异的原因以及从孟庄节操观身上所反映的儒道会通关系。这是本文的主体,也是研究的重点。最后在总结孟庄节操观的基本内容、修养方法和相互比较的基础上,将节操与儒道思想联系起来,分析孟庄节操观的历史影响以及现实意义。
以孟庄为代表的儒道节操观作为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在现在人的眼里有些是不可取的,但节操作为重要的伦理范畴在社会中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儒道节操观,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孟庄节操观的研究,以及更深层次的探究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价值,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
|
|
1 |
郑善庆;;爱国的逾越与压力——略论抗战时期中国史家的民族观与节操观[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