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周易的中国夫妇之道

宋思阳  
【摘要】:《周易》是一部讲阴阳之道的书,其中介绍夫妇关系的内容就占全书的十分之一左右。它提出夫妇之道应取象天道,效法自然。夫妇乃人伦之始,更是弘扬天地“生生之德”彰显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根本。它肯定了阳主阴从的夫妇关系,同时更主张男女有别,互敬互爱。 从国内目前的学术研究来看,周易与中国夫妇之道相结合的讨论几乎是一个空白。只有杨亚利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的视角下写就的《周易与中国夫妇之道》一书,被誉为是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其观念认为,周易反映的夫妇之道有一种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男尊女卑的阶级对立观念和通、久、和的夫妇之道,由这两者不断矛盾、运动、变化,而构成周易中国夫妇之道的核心。 而本文的写作依据是以中国哲学的思想脉络为背景,结合蒙培元教授《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中的观点,认为男女有别,夫妇须各安其位,各尽其分,依此实现合和,方为夫妇之道。本文的创意之处,第一是讨论了周易流变之“生生之德”,此为天地万物流转之真理,这样就不仅仅是矛盾双方的对抗和运动,而是因加入了“仁德”和“善”的元素,确定了其运动的发展方向,这些就都构成了夫妇之道的思想基础;第二是在周易“以象喻意”的象学视角下,充分阐述了周易阴阳观,并将此观念内化至夫妇之道的表象之中,说明夫妇之道需要遵循的原则;第三是总结出夫妇之道三个具体原则,针对特定卦象的解析,而使夫妇之道与具体卦象相结合,有了可以效法的依据,并不仅是泛泛的理论介绍。 因此本篇论文的写作脉络是在对周易“生生之德”思想作为夫妇之道哲学基础的论述之上,并在周易“以象寓意”的象学观念视角之下,揭示出夫妇之道需取象天道,效法自然。而法无定法、象无定象,具体还需落实到周易的三大阴阳观中,以乾刚为导向,坤顺为辅助,兼以互敬互爱,却不失夫妇双方人格的独立,从而家庭才可趋向于幸福和谐。文章的最后借用最能代表家庭生活的《家人》,通过对其进一步解析,阐述了中国夫妇之道。 本篇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巩固、完善夫妇关系,改善家庭生活和谐环境,实现当代和谐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立勋;陈战峰;;《周易》与人文环境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嵇胜洪;;《周易》:古老的中国文化神殿[J];财富智慧;2006年03期
3 卢平;;《周易》三观探论[J];理论学刊;2006年04期
4 吴利琴;;论《周易》中的隐喻认知[J];学术界;2009年04期
5 张明;;新文化易学研究之力作——喜读《周易文化十二讲》有感[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年05期
6 王卫斌;;哲学视野中的《周易》思想[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7 季丹;;浅谈《周易》核心思想在当代文学教育中的意义[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海峡两岸周易与现代化学术论坛[J];台声;2010年11期
9 吴亮;关涌涛;;数字化周易技术研究与应用[J];科技通报;2012年06期
10 张克宾;秦洁;;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综述[J];周易研究;2013年05期
11 唐明邦;《周易》的文化价值与周易研究热[J];黄冈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12 李瑞英;《周易》的价值在"学"不在"术"──"周易算命流行的分析与对策研讨会"综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04期
13 王治理;;周易文化在朝鲜地区的传播[J];海外华文教育;2006年02期
14 刘伟伟;;不问科学问鬼神——反思和认识周易的占卜和预测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15 曹宇;丁佩玲;;传统文化之万安罗盘 周易文化的天才演绎[J];绿色视野;2013年02期
16 李德仁;;易学五十年报导[J];孔学研究;2004年00期
17 王康艳;《周易》审美观之浅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8 崔慕岳;;阅读文化经典 提高综合素质——《周易文化十二讲》评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年02期
19 王勒懿;;周易文化与民族创新精神探析[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0 李廉;《周易》的天地人协调思想[J];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德仁;;易学五十年报导[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振复;;当代易学思潮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胜勤;医易相通之辨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肖满省;明代福建易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鋆;《周易》的自然科学思想及其对现代科学的启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夏云;《易》《老》辨[D];汕头大学;2004年
3 宋思阳;周易的中国夫妇之道[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学卫;先秦易学哲学[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5 袁佳;基于设计美学视角下的《周易》鼎卦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4年
6 王雪;当代易学研究文献类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金鼎;周易文化的经济内涵[N];安阳日报;2007年
2 记者 尹平朱震晓;弘扬周易文化 构建和谐世界[N];安阳日报;2007年
3 孙佳山;二○○八年北京周易研讨会举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记者 葛建霞;第五届世界周易论坛在安举办[N];安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任国战 通讯员 张涛;周易国际研讨会在安阳举行[N];河南日报;2010年
6 记者郭潇雅;周易是应对偶然性的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王慧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打造周易文化品牌[N];安阳日报;2012年
8 记者 郑北;弘扬周易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N];安阳日报;2013年
9 记者 王龙;弘扬周易文化 促进合作交流[N];安阳日报;2014年
10 记者 王慧敏;弘扬周易文化 推动和平发展[N];安阳日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