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整合与重构

孔艳  
【摘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领域中基于现代教育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便在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中慢慢崛起了。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的一线教师从不同的方面对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如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分类研究,某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应用及成果研究等。而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整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关注甚少。本文在文献调研、相关调查和对一线教师的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整合与重构。 第一、二章,是论文的综述部分,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涵义、分类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分别介绍了三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并对这三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第四、五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第四章通过对教师样本进行的“教师信息化教学模式了解与应用情况调查”数据分析、相关文献的调研以及来自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分析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误区,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整合与重构的思路。第五章,结合前面对信息化教学模式整合与重构的思路,进行了具体的设计与实践,并进行了实验总结与相关问题的探讨。 最后一章是总结,主要说明了本文完成的工作、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书堂;;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9期
2 钟莲花;;整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接受性教学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2期
3 蔡马;;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3期
4 张静成;;高职院校中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5 袁安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3年08期
6 高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探讨[J];榆林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张苏里;;提升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4期
8 张晓如;张再跃;;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几种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0期
9 左守金;;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整合教学心得[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S1期
10 王红丽;张晓辉;郝镤玉;于亚萍;;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11 陈波;;对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学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2期
12 刘安;周彩英;陈琳;;浅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7期
13 杨春和;;浅析虚拟与真实物理实验的教学整合[J];职业时空;2010年12期
14 李庆云;;地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构建[J];职业技术;2010年07期
15 李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实验课题结题报告[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0期
16 高浥川;;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17 蒋文静;;构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8 丁春明;;基于网络下整合VB学习资源的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2007年02期
19 张春阳;罗雷;;信息技术在翻译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现代情报;2007年12期
20 周江平;;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条件与模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张德广;;建构“主体、探究、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途径[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孟秀玲;曹勇;任锐;;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整合的思考[A];全国电子技术研究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江秀伟;;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育信息[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宋丽;;当前影响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赵迎春;;信息技术与英语口语教学的整合[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朱建峰;;立足校本培训,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2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饶钢;我国教育电视台发展模式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谢辉;组织隐性知识整合及扩散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钟永江;中学物理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艳;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整合与重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顾纯青;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实践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玮;南昌市青云谱区语文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调查研究及对策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冬梅;信息技术与公安专业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廖兰清;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整合的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倪慧;大学英语新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反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刘小燕;中师化学课教学中探究学习和传统接受学习的整合[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梁晓梅;“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与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9 程琪;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改革的探索[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宏;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谁横在专家与教师之间[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霍娜;农村教育信息化更重应用实效[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3 缪衢;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市场巨大[N];人民日报;2001年
4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张立强 王爱胜;教育信息化,我们期待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徐晓兰;三网融合带来教育信息化全新的发展空间[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韩振江;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不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佳师;ERM破教育信息化瓶颈[N];中国电子报;2002年
8 王克新;教育信息化培育PC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谢涛;教育信息化:市场在哪?[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余赪;教育信息化突破“PC+课桌”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