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当代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刘蓉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和根本问题。因而,旨在探求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研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涵界定。首先指出了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国际背景和社会基础,并陈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同时论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目标、特征及其必要性与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本部分首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定义加以概括,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及其他几个国家的成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分析,对其取得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借鉴。 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主要是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对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现实障碍——加以分析。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和创新点之所在。本部分首先分析了目前在中国己进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实践和理论探讨,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会议精神,提出了循环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有针对性地从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和法律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战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窦祥胜;略论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J];中国乡镇企业;2001年01期
2 苟朝莉,周立新;重庆市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J];改革;2002年02期
3 曹俊文;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综合经济效益[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06期
4 黄细兵;赵定涛;;三维结构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10期
5 楼梁;邵方益;;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世界观和价值观[J];社科纵横;2008年01期
6 方舟;;亚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年03期
7 李精洹;张珺;凌敏慧;钟学瑶;冯杰雄;;广州农村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22期
8 谢地,倪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0年12期
9 刘力钢;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周立新;重庆市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J];乡镇经济;2001年12期
11 卜照清,薛艳红;长白山区林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1年06期
12 舒雨;;浪漫雅安: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年12期
13 王海勤;;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05期
14 宋魁;;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J];经济师;2006年09期
15 沈建荣;经济结构与可持续发展模式[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S1期
16 詹岚;;闽东山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7 明星,郭廓;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简述[J];经济论坛;2000年11期
18 刘国光;城乡一体:建立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05期
19 张孝德,钱书法;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从“外部治理”向“成本内化”转变[J];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02期
20 陈晓峰,胡军;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及机制分析[J];企业活力;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传旭;刘大镕;;我国航运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的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199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7年
2 颜孟坚;;人类可持续发展模式新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黄枝连;;两岸四地新经济交流协作——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陈亚光;;全面转型升级 建设美好港城——张家港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与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5 周慧杰;匡耀求;黄宁生;王德辉;许连忠;邹毅;李超;;广西红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6 李锋;王如松;;大丰生态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上下30年[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7 孙浩峰;郑小燕;蔡海珍;;定西复兴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福春;于凤芹;丁述军;刘东林;刘丽;杨玉静;王振生;;山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及其城市化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9 包亚钧;;中国民营经济的制度特征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中国民营经济三十年发展的经济学思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10 严志强;;广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模式决策的理论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博;平顶山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蓉;当代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闽军;邵武县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4 景文超;西部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林永宏;公共技术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璐;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7 黄柳林;广西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8 栾广辉;卧牛湖水库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湘艳;宁乡县水稻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与对策[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10 石颖贤;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成荣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部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管晶晶;北京探索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N];科技日报;2011年
3 刁新建 王军;我国风沙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获得突破[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4 中共延庆县委书记 侯君舒;解放思想乘势而上 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N];北京日报;2008年
5 白四座;乡村饭店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上)[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周星旺;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N];光明日报;2001年
7 陈佳丽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统计局;中心城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N];中国信息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付洪军;珠海务必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N];珠海特区报;2009年
9 省经信委副主任 蔡刚;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10 记者 张平;我省探索10种可持续发展模式[N];江西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